第二章 建筑火災風險分析方法與評估要求
考點 建筑火災風險的評估目的、原則、內容及流程
詮釋
評估目的
|
建筑火災風險評估的目的是指,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消除或減少建筑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防止建筑發生火災或在意外發生火災時能夠保證人員及時、安全地撤離,盡快撲救火災,降低火災損失,提高建筑的安全程度。按照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一般目的和特定目的: | ||
評估原則 |
科學性、系統性、綜合性、適用性 | ||
評估內容
|
(1)分析建筑內可能存在的火災危險源,合理劃分評估單元,建立全面的評估指標體系 | ||
|
信息采集 |
在明確火災風險評估目的和內容的基礎上,收集與建筑安全相關的各種資料,包括建筑的地理位置、使用功能、消防設施、滅火與應急救援預案、消防安全規章制度等 | |
|
影響火災發 |
可燃物、助燃劑(主要是氧氣)和火源是物質燃燒的三個要素,簡稱燃燒三要素。火災是指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簡單地說就是人們不希望出現的燃燒。因此,可以說可燃物、助燃劑、火源、時間和空間是火災的五個要素 | |
評估流程
|
風險識別
|
影響火災后果的因素
|
火災風險表達式中的后果,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通常可分為以下幾種情形: |
|
風險識別
|
措施有效 性分析 |
消防安全措施有效性分析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
評估流程 |
評估指標體系建立
|
建筑火災風險評估,一般分為二層或三層,每個層次的單元根據需要進一步劃分為若干因素,再從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和火災危害等方面分析各因素的火災危險度,各個組成因素的危險度是進行系統危險分析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確定評估對象的火災風險等級 | |
風險分析與計算 |
根據不同層次評估指標的特性,選擇合理的評估方法,按照不同的風險因素確定風險概率,根據各風險因素對評估目標的影響程度進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計算,確定各風險因素的風險等級 | ||
風險等級判斷 |
在經過火災風險因素識別、建立指標體系、消防安全措施有效性分析等幾個步驟之后,對于評估的建筑是否安全,其安全性處于哪個層次,需要得出一個評估結論 | ||
風險控制措施 |
常用的風險控制措施包括風險消除、風險減少及風險轉移 |
相關推薦:
2014年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預測試題(5套)
2014年《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全真模擬卷(8套)
注冊消防工程師考試題庫2000題
2014年注冊消防工程師網校預報名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