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麥琪的禮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試題。
我的拙筆在這里告訴了諸位一個沒有曲折、不足為奇的故事:那兩個住在一間公寓里的孩子,極不聰明地為了對方犧牲了他們一家最寶貴的東西。但是,讓我們對目前一般聰明人最后一句話,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當中,那兩個人是最聰明的。在一切授受禮物的人當中,他們這樣的人也是最聰明的。無論在什么地方,他們都是最聰明的。他們就是麥琪。
第1題 文中所說的兩個“笨孩子”指的是誰?
答案:小說的主人公德拉和吉姆。
第2題 作者為什么說“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當中,他們兩個是最聰明的”?
答案:因為他們都是將自己最心愛的東西犧牲掉而給對方送上了圣誕禮物,實際上是向對方送上了一顆最真誠的心,兩人之間的愛是任何金錢都買不到的。
第3題 從這里可以看出小說贊揚的主要是什么?
答案:小說所贊揚的主要是下層窮苦的小人物之間的真摯愛情和善良心地。
閱讀歐·亨利《麥琪的禮物》中的幾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試題。
她突然從窗口轉過身,站到壁鏡面前。她的眼睛晶瑩明亮,可是她的臉在二十秒鐘之內卻失色了。她迅速地把頭發解開,讓它披落下來。
這時,德拉美麗的頭發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奔瀉閃亮。頭發一直垂到膝蓋底下,仿佛給她鋪成了一件衣裳。她又神經質地趕快把頭發梳好。她躊躇了一會兒,靜靜地站著,有一兩滴淚水濺落在破舊的紅地毯上。.
她穿上褐色的舊外套,戴上褐色的舊帽子。她眼睛里還留著晶瑩的淚光,裙子一擺,就飄然走出房門,下樓跑到街上。
第4題 這幾段寫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案:寫德拉在圣誕節前夕為給丈夫買禮物下決心要賣掉自己美麗的頭發的心理過程。
第5題 這幾段中德拉的心理有哪些變化?
答案:興奮、矛盾、痛苦、毅然決然。
第6題 作者運用了怎樣的描寫手法?
答案:通過對德拉的動作和表情的描寫來刻域其心理活動。(或“動作描寫、表情描寫”)
閱讀魯迅《風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試題。
現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的尊敬,相當的待遇了。到夏天,他們仍舊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大家見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過八十大壽,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雙丫角,已經變成一支大辮子了;伊雖然新近裹腳,卻還能幫同七斤嫂做事,捧著十八個銅釘的飯碗,在土場上一瘸一拐的往來。
第7題 在小說的結尾的場面描寫中,作者用了什么樣的描寫方法?
答案:細節描寫、場面描寫。(或“白描手法”)
第8題 這段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對于深化小說的主題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這段文字是小說的結尾,它寫的是辮子風波過后,一切又恢復了原樣的場面,說明中國農村在辛亥革命后沒有發生根本的變革。這段話表明這種狀況不改變,封建復辟勢力還會卷土重來,類似于辮子風波的事件還會不斷上演,從而表達了要革命就必須喚醒民眾的思想.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第9題 這段文字中,“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腳”、“十八個銅釘的飯碗”具有何種象征意義?
答案:“九斤老太康健”象征農村的舊貌沒有什么變化:“六斤新近裹腳”象征著農村年青一代開始走前輩走過的老路。“十八個銅釘的飯碗”象征著人們仍在貧窮落后之中。修補著幾千年來的傳統舊習,沿襲傳統。
2017成考報名:2017年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入口
2017成考招生:2017年成人高考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