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翻譯
臣李密上言:我因為命運坎坷,幼年便遭不幸。剛生下來六個月,慈父就去世了。到了四歲,舅父強迫母親改變了守節的心愿。祖母劉氏憐恤我孤單病弱,親自撫養我。我小時候經常生病,九歲還不能行走,孤苦零丁,直到成人。既沒有叔伯,又沒有兄弟。門庭衰敗,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外面沒有近親,家里沒有可以照應門戶的僮仆。孤孤單單,形影相伴。而祖母劉氏多年疾病纏身,時常臥床不起。我侍奉湯藥,不曾停止和離開過。
到了圣朝,我沐浴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前次太守臣逵,考察舉薦我為孝廉;后來刺史榮,又舉薦我為秀才。我因祖母無人供養,都表示辭謝,沒有應命前往。陛下特地下達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國家的恩典,授職為太子洗馬。以我這樣微賤之人,擔當侍奉太子的官職,這是我掉了腦袋也無法報答的恩遇。當時我把自己的想法詳細上表奏聞,表示辭謝,不能就職。現在詔書又下,言辭急切而嚴峻,指責我有意回避和怠慢,郡縣官府,層層逼迫,催我上路,州司官員登門催促,急如星火。我本想奉命奔馳前往,但劉氏的病一天比一天加重,想暫時遷就自己的私情,向長官申訴,又得不到允許。我實在是進退兩難,十分狼狽。
我想圣朝以孝道治理天下,凡屬老年人,都受到憐憫和撫養,何況我孤單貧苦,更是不同尋常。再說,我年輕時在偽朝任職,一直做到郎官,本來就希圖宦途顯達,并不夸耀名節。現在我是亡國的俘虜,極其渺小和淺陋,卻受到了過分的提拔,恩寵深厚,我怎敢徘徊觀望,而有非分之想呢?只因為劉氏已經風燭殘年,如太陽將落西山,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朝不保夕。我沒有祖母,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沒有我,不能度過余生。祖孫二人,相依為命,因此,心中私意是不愿放棄對祖母的侍奉而遠遠地離開她。我今年四十四歲,祖母劉氏九十六歲。這樣看來,我盡忠于陛下的日子還長,而報養劉氏的日子卻不多了。我懷著烏鴉反哺的心情,乞求陛下允許我為祖母養老送終。
我的苦衷,不僅蜀中人士及二州長官看見了解,天地神明實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憐憫我的誠心,準許我實現這個微小的心愿。或許劉氏可以僥幸地平安壽終,我活著應當為陛下獻出生命,死后也當像結草老人那樣在暗中報答陛下之恩。我懷著犬馬般恐懼的心情,恭敬地上表奏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