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又稱價外稅,關于這一點,我們可能很難理解。因為我國的小票上沒有體現稅費這一欄,只有一個總計金額。所以,我們對于什么叫做、價內稅、價稅分離可能都比較陌生。于是,這篇文章,我們著重來理解這三個概念。
在初級會計的階段,增值稅是主要的價外稅,消費稅是主要的價內稅。
一、價外稅
所謂價外稅,就是在商品價格之外征收的稅。通俗的說,就是在商品定價時,并不考慮這個稅費,等定好價了,準備出售了,再繳的稅,就叫做價外稅。
舉個例子
你賣了一批機器,收了565萬,這個時候稅務局來了。
稅務局:喲,陸總最近生意不錯,稅記得交一下。
陸總:沒有啊!對方可沒給我稅費,只給了我565萬!
稅務局:是您沒找他要吧。那這樣吧,您就把收入記500萬,剩下的65萬記增值稅。
從上面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價是價,稅是稅,稅既不能包括在價格里面,也不能包括在收入里面。
二、價內稅
像關稅、消費稅......均屬于價內稅。那何謂價內稅呢?在最終定價之前就產生的稅費,以此就引出一個很重要的計算——組價。
(1)實行從價定率的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的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委托加工數量×定額稅率)÷(1-比例稅率)
【注意】若涉及關稅,則還要加上關稅:
(1)實行從價定率的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的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進口數量×定額稅率)÷(1-消費稅比例稅率)
三、價稅分離
正是因為增值稅是價外稅,所以才需要價稅分離。價稅分離,顧名思義,就是在價格中剔除稅費的因素。
計算公式:
含稅銷售額=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
所以,移項得: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
應納稅額=不含稅銷售額×增值稅稅率
舉例:
(2019年單選題)甲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8年8月銷售空調取得含增值稅價款626.4萬元,另收取包裝物押金5.8萬元,約定3個月內返還;當月確認逾期不予退還的包裝物押金為11.6萬元。已知增值稅稅率為13%,計算甲企業當月上述業務增值稅銷項稅額的下列算式中,正確的是( )
A、(626.4+5.8+11.6)×13%
B、(626.4+11.6)÷(1+13%)×13%
C、(626.4+5.8+11.6)÷(1+13%)×13%
D、(626.4+11.6)×13%
【答案】B
【選項】本題考查包裝物押金銷售額的計算。對于非酒類的包裝物押金,在逾期或超過一年以上,仍不退還時才計入銷售額,因此當月應計征增值稅的包裝物押金為11.6萬。因此甲企業當月上述業務增值稅銷項稅額=(626.4+11.6)÷(1+13%)×13%。
點擊獲取:更多2020年初級會計師考試[模擬試題]、[歷年真題]、[章節試題]、[高頻易錯題]等免費試題在線測試,各科真題試卷實戰演練。
重點:初級會計分錄大全及經濟法基礎口訣匯總 | 近5年真題匯總
推薦:重要的事情說三遍!233網校初級會計師題庫免費!免費!免費!
2020年初級會計備考已經開始,難點多,立即加入233網校取證班學習,早備考早拿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