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運營能力指標
運營能力是指企業基于外部市場環境的約束,通過內部人力資源和生產資料的配置組合而對財務目標實現所產生作用的大小。
1.流動資產周轉情況
反映流動資產周轉情況的指標主要有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
(1)應收賬款周轉率。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或銷售收入,本章下同)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的比率,是反映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應收賬款周轉率(次數)=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應收賬款周轉期(天數)=平均應收賬款余額×360/營業收入
其中:
平均應收賬款余額=(應收賬款余額年初數+應收賬款余額年末數)÷2
一般情況下,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越好。應收賬款周轉率高,表明收賬迅速,賬齡較短;資產流動性強,短期償債能力強;可以減少壞賬損失。
利用上述公式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公式中的應收賬款包括會計核算中“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等全部賒銷賬款在內;
②如果應收賬款余額的波動性較大,應盡可能使用更詳盡的計算資料,如按每月的應收賬款余額來計算其平均占用額。
③分子、分母的數據應注意時間的對應性。
【例題·計算題】計算20×7年和20×8年應收賬款周轉率。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
項目 |
20×6年 |
20×7年 |
20×8年 |
營業收入 |
|
10 400 000 |
12 500 000 |
應收賬款年末余額 |
5 003 000 |
6 451 000 |
7 325 000 |
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
|
(5 003 000+6 451 000)÷2 |
(6 451 000+7 325 000)÷2 |
應收賬款周轉率(次) |
|
10 400 000/5 727 000 |
12 500 000/6 888 000 |
應收賬款周轉期(天) |
|
5 727 000×360/10 400 000≈198.24 |
6 888 000×360/12 500 000≈198.37 |
以上結果表明,該公司20×7年及20×8年度應收賬款周轉率均較低,同時該公司20×8年度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比20×7年度略微降低。這說明公司的運營能力進一步惡化。
(2)存貨周轉率。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成本(或銷售成本,本章下同)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是反映企業流動資產流動性的一個指標,也是衡量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中存貨運營效率的一個綜合性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存貨周轉率(次數)=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
存貨周轉期(天數)=平均存貨余額×360/營業成本
其中:
平均存貨余額=(存貨余額年初數+存貨余額年末數)÷2
①一般情況下,存貨周轉率越高越好。存貨周轉率高,表明存貨變現速度快,周轉額較大,資金占用水平較低。
②在分析不同時期或不同企業周轉率時,應注意存貨計價方法的口徑是否一致。
【例題·計算題】計算20×7年和20×8年存貨周轉率。
『正確答案』
項目 |
20×6年 |
20×7年 |
20×8年 |
營業成本 |
6 500 000 |
7 500 000 | |
存貨年末余額 |
24 000 000 |
25 800 000 |
25 827 000 |
平均存貨余額 |
(24 000 000+25 800 000)÷2=24 900 000 |
(25 800 000+25 827 000)÷2=25 813 500 | |
存貨周轉率(次) |
6 500 000/24 900 000 |
7 500 000/25 813 500 | |
存貨周轉期(天) |
24 900 000×360/6 500 000 |
25 813 500×360/7 500 000 |
由此可見,該公司20×7年及20×8年度存貨周轉率均非常低,這反映出存貨管理效率很低。但20×8年度存貨周轉率比20×7年度有所加快,存貨周轉次數由0.26次增為0.29次,周轉天數由1 379.08天降為1 239.05天,其原因可能與20×8年營業成本的增長有關。
(3)流動資產周轉率。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與平均流動資產總額的比率,是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周轉速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營業收入/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流動資產周轉期(天數)=平均流動資產總額×360/營業收入
其中:
平均流動資產總額=(流動資產總額年初數+流動資產總額年末數)÷2
在一定時期內,流動資產周轉次數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動資產完成的周轉額越多,流動資產利用效果越好。從流動資產周轉天數來看,周轉一次所需要的天數越少,表明流動資產在經歷生產和銷售各階段時所占用的時間越短。
【例題·計算題】計算20×7年和20×8年流動資產周轉率。
『正確答案』
項目 |
20×6年 |
20×7年 |
20×8年 |
營業收入 |
|
10 400 000 |
12 500 000 |
流動資產年末總額 |
49 300 000 |
50 514 000 |
52 756 690 |
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
(49 300 000+ 50 514 000) ÷2=49 907 000 |
(52 756 690+50 514 000)÷2=51 635 345 | |
流動資產周轉率(次) |
|
10 400 000/49 907 000 |
12 500 000/51 635 345 |
流動資產周轉期(天) |
|
49 907 000×360/10 400 000 |
51 635 345×360/12 500 000 |
由此可見,該公司20×7年及20×8年度流動資產周轉率均非常低,這反映出流動資產管理效率很低。但20×8年度流動資產周轉率比20×7年度有所加快,流動資產周轉次數由0.21次增為0. 24次,周轉天數由1 727.55降為1 487.10天,其原因可能與20×8年營業收入的增長有關。
2.固定資產周轉情況
反映固定資產周轉情況的主要指標是固定資產周轉率,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的比值,是衡量固定資產利用效率的一項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周轉率(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平均固定資產凈值
固定資產周轉期(周轉天數)=平均固定資產凈值×360/營業收入
其中:
平均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年初數+固定資產凈值年末數)÷2
注: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已計提減值準備
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固定資產利用越充分,同時也能表明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得當,固定資產結構合理,能夠充分發揮效率。反之,如果固定資產周轉率不高,則表明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產成果不多,企業的運營能力不強。
【例題·計算題】計算20×7年和20×8年固定資產周轉率
『正確答案』
項目 |
20×6年 |
20×7年 |
20×8年 |
營業收入 |
|
10 400 000 |
12 500 000 |
固定資產年末凈值 |
6 800 000 |
8 000 000 |
18 864 700 |
平均固定資產凈值 |
|
(6 800 000+8 000 000)÷2=7 400 000 |
(8 000 000+18 864 700)÷2=13 432 350 |
固定資產周轉率(次) |
|
10 400 000/7 400 000 |
12 500 000/13 432 350 |
固定資產周轉期(天) |
|
7 400 000×360/10 400 000≈ 256.15 |
13 432 350×360/12 500 000≈ 386.85 |
以上計算結果表明,公司20×8年度固定資產周轉率比20×7年度有所延緩,固定資產周轉次數由1.41次降為0.93次,周轉天數由256.15天升為386.85天,其主要原因是固定資產凈值的增加幅度高于營業收入增長幅度所引起的。這表明公司的運營能力有所降低。
3.總資產周轉情況
反映總資產周轉情況的主要指標是總資產周轉率,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值,可以用來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利用效率。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周轉率(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總資產周轉期(周轉天數)= 平均資產總額×360/營業收入
其中:
平均資產總額=(資產總額年初數+資產總額年末數)÷2
總資產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全部資產的使用效率越高;反之,如果該指標較低,則說明企業利用全部資產進行經營的效率較差,最終會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企業應采取各項措施來提高企業的資產利用程度,比如提高銷售收入或處理多余的資產。
【例題·計算題】計算20×7年和20×8年總資產周轉率
『正確答案』
項目 |
20×6年 |
20×7年 |
20×8年 |
營業收入 |
|
10 400 000 |
12 500 000 |
資產年末總值 |
75 600 000 |
84 014 000 |
88 376 390 |
平均資產總值 |
|
(75 600 000+84 014 000)÷2=79 807 000 |
(84 014 000+88 376 390)÷2=86 195 195 |
總資產周轉率(次) |
|
10 400 000/79 807 000 |
12 500 000/86 195 195 |
總資產周轉期(天) |
|
79 807 000×360/10 400 000 |
86 195 195×360/12 500 000 |
以上計算結果表明,公司20×8年度總資產周轉率比20×7年度略有加快。這是因為該公司存貨平均余額的增長程度[(25 813 500-24 900 000)/24 900 000≈3.67%]雖遠低于營業收入的增值程度[(12 500 000-10 400 000)/ 10 400 000 ≈20.19%],但固定資產平均凈值的增長程度[(13 432 350-7 400 000)/ 7 400 000≈81.52%]卻以更大幅度高于營業收入的增值程度,所以總資產的利用效果難以大幅提高。
相關推薦:
2012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重點解析
2012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學習輔導匯總
備考專題:2012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備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