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分析題
1、答案:1.債務重組的賬務處理
(1)2001年12月18日債務重組時:
借:固定資產2340
營業外支出20
應收賬款――重組后1150
貸:應收賬款――重組前3510
(2)2003年收回余額時:
借:銀行存款1180
貸:應收賬款1150
財務費用30
2.大華公司2003~2005年設備折舊及減值準備的會計處理如下:
(1)2003年的折舊處理如下:
借:營業費用 466
貸:累計折舊 466
(2)2003年計提減值準備198萬元:
借:營業外支出 198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98
(3)2004年、2005年的折舊處理如下:
借:營業費用 400
貸:累計折舊 400
(4)2005年的減值準備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72
貸:累計折舊 132
營業外支出 40
3.丁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補價所占比重=12÷300×100%=4%<25%,所以,該交易屬于非貨幣性交易。
(2)補價收益=12-12÷300×(330-40)-12×5%=-0.2(萬元);
(3)換入固定資產的入賬成本=330-40-12+(-0.2)+300×5%=292.8(萬元);
(4)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292.8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40
銀行存款12
營業外支出――非貨幣性交易損失0.2
貸:無形資產 330
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15
4.大華公司換入專利權的入賬成本=(2340-466-466-400-400-132-26-220)+12=242(萬元);
其中:26是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余額;220是06年半年折舊額。
解析:
2、答案:
(1)計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應計提或轉回的存貨跌價準備,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a產品的可變現凈值=280×(13-0.5)=3500萬元大于成本2800萬元,則a產品不用計提準備.
b產品有合部分的可變現凈值=300×(3.2-0.2)=900萬元,對應的成本=300×3=900.則有合同部分不用計提準備.無合同部分的可變現凈值=200×(3-0.2)=560萬元,對應的成本=200×3=600萬元.應計提準備=600-560=40萬元.
c產品的可變更現凈值=1000×(2-0.15)=1850萬元,對應的成本是1700萬元,則c產品不用計提準備,同時要把原有余額150-100=50萬元轉回來.
d配件的對應的產品c的成本=600+400×0.25=700萬元,可變現凈值=400*(2-0.15)=740萬元.則d配件不用計提準備
分錄:
借:管理費用—計提準備跌價準備40
貸:存貨跌價準備---b產品40
借:存貨跌價準備---c產品50
貸:管理費用—計提準備跌價準備50
(2)計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應計提或轉回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x股票在12月31日計提的準備前的短期投資的賬面成本=200-8=192萬元.則應計提的準備=192-20×8-20=12萬元.
借:投資收益12
貸:短期投資跌價準備12
y股票應計的準備=8×17大于128所以應轉回16萬元.
借:短期投資跌價準備16
貸:投資收益16
z股票應計提準備=108-16×6-18=-6
借:借:短期投資跌價準備6
貸:投資收益6
(3)計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應計提或轉回的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成本=8000-5300=2700萬元.則應計提準備2700-2100=600萬元.
借:投資收益600
貸:長期投資減值準備600
(4)根據資料(4),計算甲公司2004年對該管理用大型設備計提的折舊額和2004年12月31日應計提或轉回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2003年12月31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4900-(4900-100)÷8×3-360=2740.
則2004年應計提折舊=(2740-100)÷5=528萬元.
2004年末賬面價值=2740-528=2212萬元
不考慮減值準備情況下的賬面價值=
4900-(4900-100)÷8×4=2500萬元小于可收回金額2600萬元.則應轉回的準備是2500-2212=288萬元.轉回累計折舊=(4900-100)÷8-528=72萬元.
借:管理費用528
貸:累計折舊528
借:固定資產減值準備360
貸:營業外支出288
累計折舊72
(5)假定甲公司在計提及轉回相關資產減值準備后的2004年度會計利潤總額為8000萬元,計算甲公司2004年度應交所得稅,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應納稅所得額=[8000+40-50+32+12+600-(600-528)-288]×33%
8274×33%=2730.42萬元
遞延稅款=[40-50+32+12+600-(600-528)-288]×33%=90.42萬元
所得費用=8000*33%=2640
借:所得稅2640
遞延稅款90.42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2730.42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