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參數的估計
一、折現率(資本成本)
股權現金流量使用股權資本成本折現(本章一般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確定);
實體現金流量使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折現。
【提示】折現率與現金流量要相互匹配。
二、預測期的年數
【提示】在企業價值評估實務中,詳細預測期通常為5~7年,如果有疑問還應當延長,但很少超過10年。企業增長的不穩定時期有多長,預測期就應當有多長。
【特別提示】
(1)從理論上講,劃分預測期和后續期需要考慮“銷售增長率”和“投資資本回報率”。但在有關題目中均沒有考慮投資資本回報率的情況。
(2)劃分預測期和后續期的基本方法:將永續增長率的第1年作為預測期的最后1年。
三、各期現金流量
(一)預測期現金流量確定方法——以預測基期數據為基礎
基期含義 | 基期是指作為預測基礎的時期,它通常是預測工作的上一個年度。 |
基期數據 | 基期的各項數據被稱為基數,它們是預測的起點。 【提示】基期數據不僅包括各項財務數據的金額,還包括它們的增長率以及反映各項財務數據之間聯系的財務比率。 |
基期數據確定方法 | 確定基期數據的方法有兩種: (1)以上年實際數據作為基期數據; (2)以修正后的上年數據作為基期數據。 【提示】如果通過歷史財務報表分析認為,上年財務數據具有可持續性,則以上年實際數據作為基期數據。如果通過歷史財務報表分析認為,上年的數據不具有可持續性,就應適當進行調整,使之適合未來的情況。 |
【預測期現金流量確定方法】
編表法 | 基本思路是:基期的報表及相關假設——編制預計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編制預計現金流量表。![]() | ||
公式法 | 實體現金流量的確定方法 | (1)基本方法 實體現金流量=稅后經營凈利潤+折舊攤銷—經營營運資本增加—資本支出 =稅后經營利潤—(經營營運資本增加+資本支出—折舊攤銷) (2)簡化方法: 實體現金流量=稅后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凈投資 【提示】凈經營資產凈投資,也稱為“實體凈投資”。 | |
股權現金流量的確定方法 | (1)基本方法 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股份資本發行+股份回購 (2)簡化方法 股權現金流量=稅后利潤—股權凈投資(股東權益增加) 如果企業按照固定的負債率(凈負債/凈經營資產)為投資籌集資本,則股權現金流量的公式可以簡化為: 股權現金流量=稅后利潤—(凈經營資產凈投資—負債率×凈經營資產凈投資) =稅后利潤—凈經營資產凈投資×(1—負債率) 【公式推導】 股權現金流量=實體現金流量—債務現金流量 =(稅后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凈投資)—(稅后利息支出—凈負債增加) =稅后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凈投資—稅后利息支出+凈負債增加 =稅后利潤—(凈經營資產凈投資—凈負債增加) =稅后利潤—股權凈投資(股東權益增加) 【提示】如果企業不進行外部股權融資,則: 股權現金流量=稅后利潤-留存收益增加=股利=股利現金流量 |
(二)后續期現金流量的確定
至此為止,我們研究的是預測期的現金流量問題。接下來,我們研究后續期現金流量問題。
在穩定狀態下,實體現金流量、股權現金流量的增長率和銷售收入的增長率相同,因此,可以根據銷售增長率估計現金流量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