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輔導教材的內容,注冊會計師應當從下列幾方面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1)相關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及其他外部因素:(2)被審計單位的性質;(3)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4)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可能導致重大錯報風險的相關經營風險;(5)對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6)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1)為外部因素,(2)、(3)、(4)、(6)為內部因素,(5)既有內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各方面的情況可能會互相影響,注冊會計師在了解各方面情況時,應當考慮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根據注冊會計師考前輔導班的各位輔導講師的授課內容,接下來為大家總結備考中應該了解和掌握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以下五個方面的情況。
一、行業狀況、法律環境和監管環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1、行業狀況
了解行業狀況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與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有關的重大錯報風險。
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行業狀況,主要包括:(1)所處行業的市場與競爭,包括市場需求、生產能力和價格競爭;(2)生產經營的季節性和周期性;(3)與被審計單位產品相關的生產技術;(4)能源供應與成本;(5)行業的關鍵指標和統計數據。
2、法律環境及監管環境
如審計商業銀行的財務報表,注冊會計師是否了解銀行業的特定慣例和特定要求,銀監會的監管要求,新出臺的規定、文件等。
如審計汽車行業時,就要清楚環保的要求,如果企業生產的汽車達不到某些大城市的環保要求,就會影響到收入、利潤等。
3、其他外部因素,如金融危機對企業的影響。
二、被審計單位的性質
1、所有權結構:了解企業是上市公司,還是外商投資,還是民營企業。如果是大型上市公司,大股東是誰;關聯方交易價格是否合理。
2、治理結構:企業是否有內審部門,高管對內部控制的觀念等。
3、組織結構:單一公司還是集團公司,如果是集團公司,分子公司的重要性如何;對長期股權投資、財務報表合并、商譽等的影響。如分、子公司分布是否合理?如何確定對分、子公司進行審計。
4、經營活動:如某工業企業,開展了房地產業務,應注意企業是否有勝任的人員,業務開展的具體情況如何?
5、投資活動:如企業在被審期間并購了一家新公司,注冊會計師應關注公司在境內還是境外;公司采用的會計準則;公司所處的行業等。
6、籌資活動: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違反借款條款的情況;如果違反了后果如何;對企業持續經營是否產生影響;企業是否存在為了達到某項條款而虛構財務報表等。
7、財務報告
三、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
如果被審計單位改變了會計政策,注冊會計師應關注變更是否合法?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為了達到企業的某些目的而變更?變更的處理是否正確?
四、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相關經營風險
1、目標、戰略與經營風險
2、經營風險對重大錯報風險的影響
3、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評估過程
五、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
注意:應根據所了解到的被審計單位的信息分析識別可能存在的重大錯報是影響財務報表整體,還是影響具體交易、賬戶及相關認定。
以上對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相關知識點做了小結,大家到網校考前輔導班聽自己喜歡的老師的講解,可以更詳細更清楚了解相關內容,還應該多看教材,對內容越熟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