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利潤可以分為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三個指標,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1、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3、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除了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的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之外,應給予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多些關注。
1、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
2、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盤虧損失等。
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應當分別核算。在具體核算時,不得以營業外支出直接沖減營業外收入,也不得以營業外收入沖減營業外支出。
經過以上小結,對企業利潤的構成、計算,以及比較特別的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