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狀態,特別是對第一次參加CPA考試的考生而言,這一部分考生,第一要考慮你是不是會計專業的學生,比如在大學里邊就是會計專業,那好辦了,基礎知識比較扎實;在很多情況下,有些人不是學會計專業的,以我曾經接觸到的考生為例,還有很多是學新聞的、學醫的。所以對第一次參加注會考試的學員,我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你要知道我怎么去學習,比如參加面授還是參加網絡學習,我現在所講的,自學這個過程我不講,因為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參加面授,或者參加網校輔導,這種情況下怎么去學習?
其次,在學習中個人認為要抓好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在聽課之前要預習一下,比如今天要聽第二章,如果內容不預習,你可能就像聽天書似的,比如第二章金融資產,我在最開始學習的時候是05年,當時去聽財政官員講課,開始想就憑我的會計老底,聽這課能有什么不知道的,結果卻不是那么回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在學校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一定要預習。
第二個環節在上課的時候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特別是網絡教學。因為在講課的時候,老師是根據教學經驗講解,當年考試的重點內容、重要的考點都會講得很清楚。
第三個環節是課后還要去復習,就是把老師講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變成自己能夠接受的知識。老師講得再好是老師的,不是你自己的,所以課后去復習非常必要。
最后一個環節就是做題了,看書和做題的關系是什么呢?這一點在CPA考試當中尤為重要,因為在歷年考試當中,大部分考生都會跟我反映考題做不完,經常是快打鈴交卷了,最后一道題還空著,就是沒有時間,實在來不及,手使勁寫都寫不完,說明什么?說明不熟練!平常練習得太少,即便是對教材非常熟悉了,也需要做練習;通過做大量的練習題,來提高你的正確率。因為注冊會計師,從我個人來講,考試并不是很難,很多內容都是基礎性的東西,這些基礎性的東西就是靠你平常的訓練,平常見多了,考試的時候就好辦了。比如單項選擇,一道題多長時間答完?學生說:我一般五分鐘做完。五分鐘你后邊還做嗎?所以有一些單項選擇題,應該在幾十秒之內答完。
再有一個問題,后邊的大計算題。這兩大塊計算題都是融會貫通的,從我們CPA來講不只是某個章節內容的考試。比如差錯更正,這是每年必考的,這一塊內容基本知識要掌握,差錯更正分錄要會處理,正確的會處理了,錯誤的地方就是明擺著的。這就靠平常的訓練了,我的一個學生跟我說,他平常考試非常好,但就是懶,說的確沒有時間練習,很多東西反應特快,但就是太忙了,沒有時間練,注會考試就一直不太好。所以我一直強調,對于CPA考試的學生,一定要注重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