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資源的稀缺性
1、人們社會生活的一個最為基本的事實是通過各種消費資料以滿足自身的需要。
2、構成消費對象的消費資料不僅僅是有形的物資資料,而且還包括無形的非“物質”資料。
3、勞動資源的稀缺性是相對于社會和個人的無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對的稀缺性,又具有絕對的屬性。
4、在市場經濟中,勞動資源稀缺性的本質表現是消費勞動資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5、生產力是有限的,這也正是資源(包括勞動資源)閑置的根本原因之一。
6、現代勞動經濟學產生于勞動資源的稀缺性與成本的存在,其研究對象正是這種客觀存在所決定的。
二、效用最大化
7、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市場動作的主體是企業和個人。
8、市場主體的經濟行為都有著自己的目標,個人追求的目標是效用最大化。
9、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追求的目標是利潤的最大化。
10、效用最大化行為的觀點,通常作為經濟分析的基本假設。
三、勞動力市場
11、在勞動力市場上,居民戶是勞動力的供給方,企業是勞動力的需求方。
12、通過居民戶與企業雙方的無數次選擇,按照一定的工資率(從供給的角度看,是要素服務收入;從需求的角度看,是要素使用成本)將勞動力配置于某種產品和服務的生產的職業崗位上。
13、勞動力市場上勞動力供求的運動,同時決定一個經濟社會的就業規模和獲得的工資量。
14、從生產要素投入的視角觀察,勞動力市場供求運動調節著勞動資源的配置。
15、從收入的視角觀察,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運動決定著工資。
16、就業量與工資的決定是勞動力市場的基本功能。
17、勞動經濟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認識勞動力市場的種種復雜現象,理解并揭示勞動力供給、勞動力需求,以及工資和就業決定機制對勞動力資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四、勞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18、勞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即實證研究方法和規范研究方法。
19、實證研究方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的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么”的問題。
20、規范研究方法是:以某種價值判斷為基礎,說明經濟現象及其運行應該是什么的問題。
21、規范研究方法由于經濟運行過程中存在著種種障礙,使互惠交換不能實現。主要障礙有:信息障礙、體制障礙、市場缺陷。
相關推薦: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基礎知識:勞動法律基本原則
2013年人力資源知識輔導:其他選拔方法 >>查看更多
據有關消息了解到,2013年11月份的人力資源考試即將變革,實行機考,難度將上升,具體詳情點擊查看:2013年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變革通知
2013年5月的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或許時最后一個機會有紙化考試!你準備好了嗎?
2013年5月份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考試預報名!
三級年滿18周歲,二級年滿25周歲,一級年滿30周歲即可報名!
233網校獨家講師一對一為您講解,高達90%的通過率!還等什么,預報從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