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權投資作為新興的投資方式,在國內真正發展壯大也就十余年的時間,組織形式和相關的設計幾乎都沿用了西方的規則,相關名詞也未完全本土化。現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有限合伙企業
PE基金最常用的組織形式。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權基金是由投資管理公司和一部分合格投資者共同成立一個有限合伙企業作為基金主體,投資者以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投資管理公司為基金管理人也需要有一定比例的出資,并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GP
即(General Partner),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制基金中承擔基金管理人角色的投資管理機,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LP
即(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制基金中的投資者,以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LP既包括企業投資人、政府資金、大學基金、社保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也包括高凈值的個人投資者。
天使投資
即Angel Investment,是權益資本投資的一種形式。指具有一定凈財富的人士,對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高風險的初創企業進行早期的直接投資。屬于自發而又分散的民間投資方式。在我國著名的天使投資人有蔡文勝、雷軍、周鴻祎、李開復等。
PE FOFs
私募股權母基金。指將投資人手中的資金集中起來,分散投資于數只PE基金的基金。這種類型的基金可以根據不同PE基金的特點構建投資組合,有效分散投資風險。
Hurdle Rate
門檻回報率。是指LP要求的最低回報率,一般在8%-10%左右。通常情況下,LP會要求在超過門檻回報率之上的業績,GP才能參與超額業績分配。
Carry
是carried interest的簡要說法,即“業績報酬”的意思,是指LP和GP對于投資回報的分配方式。Carry是在GP和LP之間進行的分配,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做法是將基金投資的凈資本利得的20%分配給GP,余下的80%分配給LP。
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首次公開募股:指一家企業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也就是俗稱的上市。通常,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會期望以合理價格投資于未上市企業或公司,成為其股東,待企業或公司IPO后以高價退出,獲得高額回報。
并購
一般指兼并和收購。兼并指兩家或者更多的獨立企業合并組成一家企業,通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收購指一家企業用現金或者有價證券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股票或者資產,以獲得對該企業的全部資產或者某項資產的所有權,或對該企業的控制權。并購也是私募股權機構的一種主要退出方式。
盡職調查
在基金或公司層面對私募股權進行成功投資需要事先詳盡的調查。要進行長期投資,有必要在簽約前審核分析交易牽涉的所有因素。盡職調查要全面審核許多因素,比如管理團隊的能力、公司業績、交易狀況、投資戰略、合法證券等等。
聯合投資
對于一個投資項目,可能會有多個機構同時關注。當多個投資機構決定共同投資于該企業時,這樣的投資方式被稱作聯合投資。一般來說,聯合投資會有領投機構和跟投機構的區分,領投機構會負責分析待投資企業的商業計劃書可行性,跟投機構則主要參與商議投資條款。
過橋融資貸款
即:Bridge financing:公司在正式IPO或私募融資前為確保經營和融資活動順利推進所進行的短期貸款,通常期限在1年以內,最終會被永久性的資本如股權投資者或長期債務人所取代。過橋融資貸款的提供者一般是承銷商或私募投資者,通常這筆貸款不是以現金方式支付利息,而是在IPO或私募成功后以股票方式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