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級經(jīng)濟師金融專業(yè)章核心考點
- 第1頁:節(jié) 貨幣形態(tài)的發(fā)展演變
- 第2頁:第二節(jié) 貨幣流通的概念和形式
- 第3頁:第三節(jié) 貨幣需求的概念及其決定因素
第三節(jié) 貨幣需求的概念及其決定因素
一、貨幣需求與貨幣需求量
1.貨幣需求
從貨幣流通的角度出發(fā),貨幣需求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nèi),商品流通對貨幣的客觀需求。
2.貨幣需求量
在社會經(jīng)濟活動中,貨幣需求量表現(xiàn)為一定時期內(nèi)各經(jīng)濟主體貨幣形式持有量的總和。在宏觀上則表現(xiàn)為一國經(jīng)濟正常運轉要達到某些經(jīng)濟目標的貨幣需求量。
二、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
1.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的基本公式
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與流通手段貨幣需要量的關系用公式可以表示為:
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單位貨幣流通速度=流通手段貨幣需要量
該公式表示流通手段貨幣需要量主要受一定時期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和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
①一定時期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在一定時期內(nèi),在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條件下,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與貨幣需求量是成正比的。
②貨幣流通速度。在一定時期內(nèi),在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不變的條件下,貨幣的客觀需要量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
2.考慮貨幣支付手段時的貨幣需求量
流通中不僅需要發(fā)揮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而且需要發(fā)揮支付手段職能的貨幣。在這種情況下,影響流通中貨幣需要量的因素發(fā)生了如下變化:
①以賒銷方式出售的商品,不構成當時的貨幣需要量;
②到期應償還的債務,構成了本期貨幣需要量;
③有些商品交易形成的債權、債務額可以相互抵消,不構成貨幣需要量。
因此,一定時期內(nèi)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需要量用公式可以表示為:
【例1.5】已知待銷售商品價格總額1000億元中,賒銷商品價格總額120億元,到期應支付的價格總額20億元,相互抵消的價格總額90億元,在原貨幣流通速度9次不變的條件下,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貨幣需要量為( )億元。
A.90
B.80
C.70
D.50
【答案】A
【解析】根據(jù)馬克思貨幣需要量的計算公式,可得:
3.在金塊和金匯兌本位制下的貨幣需求量
在金塊和金匯兌本位貨幣制度下,實際流通的都是紙制的銀行券,而不是金幣;馬克思所揭示的紙幣流通規(guī)律,實際上就是這兩種貨幣制度下的銀行券流通規(guī)律,在這兩種貨幣制度流通中:
全部銀行券所代表的貨幣金屬價值=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金屬價值
單位銀行券代表的貨幣金屬價值=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金屬價值/銀行券流通總量
因而,在金塊與金匯兌本位貨幣制度下,銀行券的流通既受足值金本位貨幣流通規(guī)律的制約,又受其自身特殊規(guī)律所支配。即銀行券的發(fā)行量應該嚴格控制在足值金屬本位幣需要量范圍之內(nèi),但是如果銀行券的發(fā)行量一旦超過足值金屬本位幣客觀需要量,單位銀行券就會貶值。
三、費雪的貨幣需求理論——費雪方程式
美國經(jīng)濟學家歐文·費雪在他1911年出版的《貨幣的購買力》一書中,對古典貨幣量進行了的概括。
MV=PT
M=PT/V
在該公式中,費雪認為,貨幣流通速度V在短期內(nèi)基本不變,可視為常數(shù),而作為交易量的T一般對產(chǎn)出水平保持固定比例關系,也是相對穩(wěn)定的。因而在上述公式中,就只剩下P與M的關系是可變的,而且得出物價P的水平隨著貨幣量M的變化而變化的結論。
【例1.6】在費雪方程式MV=PT中,短期內(nèi)基本不變的變量是( )。[2013年真題]
A.M和V
B.P
C.V
D.P和T
【答案】C
【解析】在該公式中,費雪認為,貨幣流通速度V在短期內(nèi)基本不變,可視為常數(shù),而作為交易量的T一般對產(chǎn)出水平保持固定比例關系,也是相對穩(wěn)定的。因而在上述公式中,就只剩下P與M的關系是可變的,而且得出物價P的水平隨著貨幣量M的變化而變化的結論。
四、劍橋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劍橋方程式
1.劍橋方程式的背景及劍橋方程式
劍橋學派在研究貨幣需求問題上,重視微觀主體行為對貨幣需求量的影響。他們認為,處于經(jīng)濟體系中的個人對貨幣的需求量,實質上是以怎樣的方式持有自己資產(chǎn)的問題。決定人們持有貨幣多少的因素有個人財富水平、利息率的變化及持有貨幣可能擁有的便利等。但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名義貨幣需求和名義收入水平保持較穩(wěn)定的比例關系。
根據(jù)上述觀點,劍橋學派提出如下方程式:
Md=kPY
其中,Md表示名義貨幣總需求;Y表示名義國民總收入;P表示價格水平;k表示以貨幣形式保存的財富占名義總收入的比例,即名義所得與貨幣量的比例。
2.劍橋方程式與費雪方程式之間的關系
根據(jù)費雪方程式M=PT/V=(1/V)PT和劍橋方程式Md=kPY,若Y=T,k=1/V,則兩個方程式在形式上基本相同,但在內(nèi)容上則有本質的區(qū)別:
①費雪方程式看重貨幣的交易媒介功能,強調貨幣的支出;而劍橋方程式則強調貨幣的持有。
②費雪方程式注重貨幣的流通速度及經(jīng)濟社會等制度因素;而劍橋方程式則重視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
③費雪方程式所指的貨幣數(shù)量是指某一時期的貨幣流通量;而劍橋方程式所指的貨幣數(shù)量是某一時間點人們手中所持有的貨幣存量。
五、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
1.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動機理論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突出貢獻是他的關于貨幣需求動機的分析。凱恩斯認為,人們對貨幣需求的行為,取決于三種動機,即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相應地,貨幣需求也被分為三部分:交易性需求、預防性需求和投機性需求。其中,交易性需求和預防性需求為消費性需求。
【例1.7】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動機理論中為消費性貨幣需求的有( )。
A.投機動機
B.交易動機
C.投資動機
D.消費動機
E.預防動機
【答案】BE
【解析】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分為三部分:交易性需求、預防性需求和投機性需求。其中,交易性需求和預防性需求為消費性需求。
2.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
根據(jù)上述分析,由于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主要取決于收入y(以L1(y)表示),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主要取決于利率r(以L2(r)表示),則基于三種動機的貨幣總需求為:
L=L1(y)+L2(r)
貨幣總需求與收入y呈正相關關系,與利率r是負相關關系。
3.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特點
把貨幣的投機性需求(資產(chǎn)需求)列入了貨幣需求范圍,即將L2(r)列入了貨幣需求函數(shù)。因此,不僅商品交易規(guī)模與其價格水平影響貨幣需求,而且利率的變動也是影響貨幣需求的重要因素。所以,對貨幣需求的調節(jié),不僅可以通過調節(jié)物價來實現(xiàn),而且可以通過調節(jié)利率水平來實現(xiàn)。233網(wǎng)校
4.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政策含義
凱恩斯提出了一個重大的政策性理論觀點,即政府可以在國內(nèi)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降低利率,擴大貨幣供應,促進企業(yè)家擴大投資,增加就業(yè)和產(chǎn)出,實現(xiàn)政府貨幣政策目標。
六、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
1.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
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式為:
函數(shù)式的左端Md/p表示貨幣的實際需求量,公式右端是決定貨幣需求的各種因素,按性質可分為三組。其中:
組:y,w代表收入及其構成。其中,y表示實際的恒久性收入。恒久性收入可以理解為預期平均長期收入,與貨幣需求呈正相關關系。
w代表非人力財富占個人總財富的比例,或得自財產(chǎn)的收入在總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弗里德曼把財富分為人力財富和非人力財富兩類。他認為,對大多數(shù)財富持有者來說,其主要資產(chǎn)是其人力財富,在個人總財富中,人力財富所占個人總財富的比例與貨幣需求正相關;而非人力財富占個人總財富的比例與貨幣需求負相關。
第二組:rm,rb,re和(1/p)×(dp/dt),這些變量在弗里德曼貨幣需求函數(shù)中統(tǒng)稱為機會成本變量,即能夠從這幾個變量的相互關系中,衡量持有貨幣的潛在收益或潛在損失。
其中,rm表示貨幣的預期收益率,rb表示債券的預期收益率,re表示股票的預期收益率。
在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中,貨幣是作為不生息的資產(chǎn)看待的;而在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中考察的是大口徑貨幣需求,在大口徑貨幣需求中包含著廣義貨幣,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廣義貨幣是有收益的。所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貨幣以外的其他資產(chǎn),例如債券等的收益率越高,貨幣需求量就越少。
(1/p)×(dp/dt)在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中表示預期的物價變動率,同時也是保存實物的名義報酬率。由于在物價變動率上升的條件下,人們會放棄貨幣購買商品,對貨幣的需求量會減少。所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物價變動率越高,貨幣需求量就越小。
第三組:u在貨幣需求函數(shù)中反映人們對貨幣的主觀偏好、風險及客觀技術和制度等多種因素的綜合變數(shù)。由于u是代表多種因素的綜合變數(shù),而且各因素對貨幣需求的影響方向并不一定相同,因此,它們可能從不同的方向對貨幣需求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
2.弗里德曼貨幣需求理論的特點
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shù)在貨幣學派的理論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理論的特點是:
①基本上承襲了傳統(tǒng)的“貨幣數(shù)量理論”的結論,非常重視貨幣數(shù)量和價格之間的關系。
②接受了劍橋學派和凱恩斯學派的某些觀點。具體表現(xiàn)在:a.接受了劍橋學派和凱恩斯以微觀主體行為作為分析的起點;b.把貨幣看成受利率影響的一種資產(chǎn)。
點擊查看該系列筆記匯總:2016年初級經(jīng)濟師金融專業(yè)核心考點匯總
相關推薦:
相關推薦
- 2016年初級金融核心考點匯總09-29
- 2016年初級金融第九章核心考點09-29
- 2016年初級金融第八章核心考點09-29
- 2016年初級金融第七章核心考點09-29
- 2016年初級金融第六章核心考點09-29
?γ??????? | ??? | ???/???? |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