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歸納筆記:第十二章
- 第3頁:第三節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 第4頁:第四節 其他主要預算管理制度改革
第四節 其他主要預算管理制度改革
一、預算收支分類改革(熟悉)
(一)改革的意義
政府收支分類,就是對政府收入和支出進行類別和層次劃分,以全面、準確、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動。
(二)改革的主要內容
1. 收入分類改革
改革的內容:將政府收入分為稅收收入、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非稅收入、貸款轉貸回收本金收入、債務收入以及轉移性收入等。
2. 支出分類改革
(1)改革的要求
新的支出分類體系將政府支出按職能和經濟性質分設了兩層既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系的支出分類體系。這種設置的理論依據是與財政資金使用去向細化透明的要求有關,現實依據則是財政資金的分配和使用分為兩個階段。
(2)改革的內容
?、侔粗С龅墓δ芊诸?/P>
按國際通行的分類標準,財政支出按支出功能一般分類可分為四個部分:一般政府服務、社會服務、經濟服務和其他支出。
我國現在按支出功能設置了逐步細化的類、款、項三級科目,分為17大類。
?、诎粗С龅慕洕再|分類
支出的經濟分類反映政府支出的經濟性質和具體用途。
支出經濟分類科目設類、款兩級,分為12類。
二、非稅收入管理
(一)非稅收入的概念
1. 非稅收入的概念
除稅收以外的財政資金。
2. 非稅收入的含義
廣義的政府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以外的所有政府收入;狹義的政府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和政府債務收入以外的所有政府收入。
3. 非稅收入的分類
非稅收入與預算外資金相比,既有聯系又存在明顯區別。(1)分類的標準不同。非稅收入是按照收入形式對政府收入進行的分類,預算外資金則是對政府收入按照資金管理方式進行的分類。(2)包含的內容不同。與預算外收入相比,非稅收入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F在的非稅收入可以分為預算內的非稅收入和預算外的非稅收入。
我國2004年正式以“非稅收入”取代“預算外資金”的提法,其意義體現在
(1)體現了對收入機制認識的深化
(2)體現了政府資金管理方式的變化;說明政府由過去按預算內外資金管理方式轉變為按綜合口徑管理資金方式。(3)體現了部門預算改革的不斷深化
(4)體現了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二)非稅收入的內容
我國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范圍主要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彩票公益金、罰沒收入、以政府名義接收的捐贈收入、主管部門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等。社會保障基金、住房公積金不納入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范圍。
1. 行政事業性收費
按照成本補償和非盈利原則向特定服務對象收取的費用。政府收費收入通常包括規費和使用費兩大類。
2. 政府性基金
政府性基金一般具有設定程序規范、來源特定,具有專門用途等特點。
3. 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
包括土地出讓金收入、新增建設用途土地有償使用費等利用國有資源取得的收入。
4. 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
包括國家機關、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出租、出售、出讓、轉讓等取得的收入,等等。
5. 國有資本經營收益
包括國有資本分享的稅后利潤、國有股股利、紅利、股息、企業國有產權(股權)出售、拍賣、轉讓收益和依法由國有資本享有的其他收益。
6. 彩票公益金
7. 罰沒收入
8. 以政府名義接收的捐贈收入
以各級政府、國家機關、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名義接收的非定向捐贈貨幣收入。
9. 主管部門集中收入
主管部門集中收入必須經同級財政部門批準。
10. 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
(三)非稅收入的特點
1. 收入的輔助性——稅收是籌集政府資金的主要形式;2.形式的多樣性;3.征收分散性;4.使用的專用性;5.收費的補償性。
(四)非稅收入存在的前提條件
1. 準公共產品的存在
對于準公共產品和特定公共產品可以通過收費和基金提供。在這個意義上,收費和基金是準公共產品的價格。
2. 受益公平原則的要求
受益公平原則按照人們從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中受益的程度來分配負擔。收費可以更好地體現受益公平原則,使成本與收益相對稱。
3. 降低交易費用的要求
收費制度的交易費用小于稅收制度的交易費用。
4. 自然壟斷和外部性的存在
(五)非稅收入收繳管理
1. 全面推進非稅收入收繳管理
2. 規范和完善非稅收入收繳方式
收繳方式包括三種:通過非稅收入收繳管理信息系統收繳;通過就地繳庫方式收繳;通過財政與各部門的橫向聯網系統收繳。
3. 健全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
4. 規范非稅收入收繳賬戶管理
地方各級財政部門選擇非稅收入收繳代理銀行原則上實行招投標制度,原則上在同一家商業銀行只開設一個財政專戶,將各類財政資金專戶統一歸口到同級財政國庫部門管理
5. 完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建設
6. 加強非稅收入收繳執行情況分析
7. 強化非稅收入收繳監管
三、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熟悉)
(一)西方國家預算績效評價的主要內容
1. 美國政府績效評價制度
(1)績效評價的組織實施
績效評價的組織實施涉及國會會計總署、總統預算與管理辦公室和各政府部門。
(2)績效評價的對象和內容
對象:部門年度績效考評、專題績效評價
內容:立項決策評價、經濟效益評價、綜合影響評價、持續性和長期評價。
(3)評價結果的應用——充分運用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中
2. 澳大利亞政府績效評價制度
(1)績效評價的組織實施
主要由財政與管理部組織領導,各政府部門分別實施的。
(2)績效評價的實施方式
(3)績效評價的對象和內容
對象:各政府部門、各單位及項目的評價
評價的內容:目標的確定是否實際、可行;績效指標的確定是否能真實客觀地衡量和反映目標;產出與目標的對比;具體項目的投入產出比較。
(4)評價結果的應用
(二)我國政府預算績效評價的主要內容
我國2005年制定了《中央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試行)》。
1. 預算績效評價的職責分工
績效考評工作由財政部統一領導,中央各部門具體組織實施。
2. 績效評價的工作程序——準備階段、實施階段、撰寫和提交績效考評報告
3. 績效評價的范圍和對象
(1)績效評價的范圍和內容
范圍:納入中央部門預算管理的資金
主要內容: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為完成績效目標安排的預算資金的使用情況和財務管理狀況;部門為完成績效目標采取的加強管理的制度、措施等;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的其他考核內容。
(2)績效評價的對象
對象:可以是整個部門預算支出,也可以是項目支出。
4. 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和方法
(1)績效評價指標
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四條原則:相關性、可比性、重要性、經濟性。
績效評價指標包括:共性考評指標和個性考評指標。
(2)考評方法
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公眾評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5. 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相關推薦:
2012年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章節重點難點匯總
中級經濟師考試財政稅收專業知識與實務經典答疑
201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財政稅收預習講義匯總
注冊免費添加考試應用 章節習題 海量套題全免費體驗??!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財政稅收章節講義:車船稅05-24
- 2016年中級財政稅收章節講義:契稅05-24
- 2016年中級財政稅收章節講義:房產稅05-24
- 2016年中級經濟師財稅章節講義匯總05-16
- 2016年中級經濟師財稅章節講義:個人所得稅05-16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