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中級金融實務》精講筆記:第六章
(二)金融業務的創新(商業銀行業務創新)
1.負債業務的創新
主要表現在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上。
(1)改造傳統業務,創設與拓展新型存款方式。
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創新體現在對傳統業務的改造、新型存款方式的創設與拓展上,其發展趨勢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存款工具功能的多樣化,即存款工具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發展。
②存款證券化,即改變存款過去那種固定的債權債務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形式,如大額可轉讓存單等。
③存款業務操作電算化,如開戶、存取款、計息、轉賬等業務均由計算機操作。
④存款結構發生變化,即活期存款比重下降,定期及儲蓄存款比重上升。
(2)創設新型存款賬戶。
商業銀行的新型存款賬戶可謂是五花八門,各有妙處,個性化突出,迎合了市場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比如: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NOW)。
(3)擴大借入款的范圍與用途。
負債業務創新的終目的就是擴大商業銀行原始存款的資金來源,而且,通過各種合理、合規的創新業務的技術處理,減少或逃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約束,從而創造更多的派生存款。
2.資產業務的創新
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的創新主要表現在貸款業務上,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貸款結構的變化。短期→長期(消費信貸)
(2)貸款證券化。如: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
(3)與市場利率密切聯系的貸款形式不斷推出。如:浮動利率貸款、可變利率抵押貸款、可調整抵押貸款。
(4)貸款業務“表外化”。如:回購協議、貸款額度、周轉性貸款承諾、循環貸款協議、票據發行便利。
另外,證券投資業務上的創新主要有:股指期權、股票期權等形式。
資產業務創新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風險、服務客戶、擴大收益、減少資本充足率指標對于商業銀行資金運用能力的限制,以及業務范圍方面的監管限制等。
3.中間業務的創新
中間業務的創新,徹底改變了商業銀行傳統的業務結構,為商業銀行找到了新的、巨大的利潤增長點,對商業銀行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地影響。具體表現在:
,中間業務領域極度擴張;
第二,中間業務的收入占銀行業務總收入的比重不斷增大;
第三,現代企業需要商業銀行提供信托、租賃、代理融通、現金管理、信息咨詢等多種中間業務,從而使銀企關系加強,商業銀行“”的地位得以鞏固;
第四,中間業務創新的主題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促使商業銀行業務加快電子化進程。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結算業務的創新。
(2)信托業務的創新。
(3)現金管理業務的創新。
(4)信息咨詢方面的創新。
(5)自動化服務的創新。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創新, 極大降低了現金的漏損率,減少了信貸資金的不合理儲備,提高了資金的流動性,從而提高了銀行的盈利水平。
4.表外業務創新
表外業務的動機:規避金融監管對資本金的要求。
目前主要的表外業務包括:貿易融通業務(商業信用證、銀行承兌匯票)、金融保證業務(擔保、備用信用證)、衍生產品業務(互換、期貨、遠期、期權)。
(三)金融工具的創新
金融工具的創新是金融創新中主要的內容。
1.基本存款工具的創新
基本的存款工具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儲蓄存款等,在金融工具的創新過程中,這些基本存款工具的界限早已打破,形成了一些全新的存款工具。
2.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s)
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以其較高的利率而吸引資金,但其的弱點在于其流動性差。
隨著金融機構競爭的加劇,CDs也出現了許多新的變種:
(1)可變利率定期存單。
(2)牛市定期存單。沒有固定利息收益,收益與標準普爾500指數聯系。
(3)揚基定期存單:是外國銀行在美國發行的可轉讓定期存單,大多由位于紐約的外國著名銀行發行。
(4)歐洲或亞洲美元存單:美國銀行在歐洲或亞洲的金融市場上發行的定期存單,以吸引國外資金,不必向美聯儲交存準備金和存款保證金。
3.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
(1)遠期合約
①交易雙方在合約中規定在未來某一確定時間以約定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某種資產的合約。
②種類:遠期利率協議、遠期外匯合約、遠期股票合約等,以其中的遠期利率協議發展快。
③遠期合約的功能在于轉嫁風險。
④遠期合約是其他衍生工具的始祖。
(2)金融期貨
①買賣雙方簽訂的標準化合約,規定在未來某一確定時間以約定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某種資產。(可以看作標準化的遠期合約)
②種類:貨幣期貨、利率期貨、股指期貨等。
③金融期貨的主要的功能在于風險轉移和價格發現。
風險轉移功能通過套期保值實現,其原理在于:一是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變動趨勢一致;二是隨著期貨到期日臨近,期貨價格收斂于現貨價格。價格發現功能主要源于期貨交易的公開競價交易機制。
(3)金融期權
①期權,又稱選擇權,是一種權利合約,給予其持有者在約定的時間內,或在此時間之前的任何交易時刻,按約定的價格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某種資產的權利。
②分類:看漲期權、看跌期權。
③由于期權買賣雙方權利、義務的不對稱性,期權買方可以利用它來進行套期保值,并將風險鎖定在一定的范圍內。
補充例:
投資者持有股票多頭1000股,價格10元/股。利用股票期貨空頭和股票看跌期權多頭套期保值(假設期貨與股票價格一致),設期貨的買入價格10元/股,期權執行價格10元/股,期權費20元。套期保值效果如下:
(4)金融互換
①金融互換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當事人依據預先約定的規則,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互相交換一系列現金流量(本金、利息、價差等)的交易。
②分類:利率互換、貨幣互換、股票互換、交叉互換。
需要強調的是:除期權外的其它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雙方共同面臨和承擔等量的風險,風險格局對稱;但期權交易的風險在買賣雙方之間的分布不對稱,期權買方的損失是有限的(期權費),收益無限;而期權賣方收益有限(期權費),而損失無限。
1.負債業務的創新
主要表現在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上。
(1)改造傳統業務,創設與拓展新型存款方式。
商業銀行存款業務的創新體現在對傳統業務的改造、新型存款方式的創設與拓展上,其發展趨勢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存款工具功能的多樣化,即存款工具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發展。
②存款證券化,即改變存款過去那種固定的債權債務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形式,如大額可轉讓存單等。
③存款業務操作電算化,如開戶、存取款、計息、轉賬等業務均由計算機操作。
④存款結構發生變化,即活期存款比重下降,定期及儲蓄存款比重上升。
(2)創設新型存款賬戶。
商業銀行的新型存款賬戶可謂是五花八門,各有妙處,個性化突出,迎合了市場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比如: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NOW)。
(3)擴大借入款的范圍與用途。
負債業務創新的終目的就是擴大商業銀行原始存款的資金來源,而且,通過各種合理、合規的創新業務的技術處理,減少或逃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約束,從而創造更多的派生存款。
2.資產業務的創新
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的創新主要表現在貸款業務上,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貸款結構的變化。短期→長期(消費信貸)
(2)貸款證券化。如: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
(3)與市場利率密切聯系的貸款形式不斷推出。如:浮動利率貸款、可變利率抵押貸款、可調整抵押貸款。
(4)貸款業務“表外化”。如:回購協議、貸款額度、周轉性貸款承諾、循環貸款協議、票據發行便利。
另外,證券投資業務上的創新主要有:股指期權、股票期權等形式。
資產業務創新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風險、服務客戶、擴大收益、減少資本充足率指標對于商業銀行資金運用能力的限制,以及業務范圍方面的監管限制等。
3.中間業務的創新
中間業務的創新,徹底改變了商業銀行傳統的業務結構,為商業銀行找到了新的、巨大的利潤增長點,對商業銀行的發展產生了極大地影響。具體表現在:
,中間業務領域極度擴張;
第二,中間業務的收入占銀行業務總收入的比重不斷增大;
第三,現代企業需要商業銀行提供信托、租賃、代理融通、現金管理、信息咨詢等多種中間業務,從而使銀企關系加強,商業銀行“”的地位得以鞏固;
第四,中間業務創新的主題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促使商業銀行業務加快電子化進程。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結算業務的創新。
(2)信托業務的創新。
(3)現金管理業務的創新。
(4)信息咨詢方面的創新。
(5)自動化服務的創新。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創新, 極大降低了現金的漏損率,減少了信貸資金的不合理儲備,提高了資金的流動性,從而提高了銀行的盈利水平。
4.表外業務創新
表外業務的動機:規避金融監管對資本金的要求。
目前主要的表外業務包括:貿易融通業務(商業信用證、銀行承兌匯票)、金融保證業務(擔保、備用信用證)、衍生產品業務(互換、期貨、遠期、期權)。
(三)金融工具的創新
金融工具的創新是金融創新中主要的內容。
1.基本存款工具的創新
基本的存款工具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儲蓄存款等,在金融工具的創新過程中,這些基本存款工具的界限早已打破,形成了一些全新的存款工具。
2.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s)
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以其較高的利率而吸引資金,但其的弱點在于其流動性差。
隨著金融機構競爭的加劇,CDs也出現了許多新的變種:
(1)可變利率定期存單。
(2)牛市定期存單。沒有固定利息收益,收益與標準普爾500指數聯系。
(3)揚基定期存單:是外國銀行在美國發行的可轉讓定期存單,大多由位于紐約的外國著名銀行發行。
(4)歐洲或亞洲美元存單:美國銀行在歐洲或亞洲的金融市場上發行的定期存單,以吸引國外資金,不必向美聯儲交存準備金和存款保證金。
3.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
(1)遠期合約
①交易雙方在合約中規定在未來某一確定時間以約定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某種資產的合約。
②種類:遠期利率協議、遠期外匯合約、遠期股票合約等,以其中的遠期利率協議發展快。
③遠期合約的功能在于轉嫁風險。
④遠期合約是其他衍生工具的始祖。
(2)金融期貨
①買賣雙方簽訂的標準化合約,規定在未來某一確定時間以約定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某種資產。(可以看作標準化的遠期合約)
②種類:貨幣期貨、利率期貨、股指期貨等。
③金融期貨的主要的功能在于風險轉移和價格發現。
風險轉移功能通過套期保值實現,其原理在于:一是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變動趨勢一致;二是隨著期貨到期日臨近,期貨價格收斂于現貨價格。價格發現功能主要源于期貨交易的公開競價交易機制。
(3)金融期權
①期權,又稱選擇權,是一種權利合約,給予其持有者在約定的時間內,或在此時間之前的任何交易時刻,按約定的價格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某種資產的權利。
②分類:看漲期權、看跌期權。
③由于期權買賣雙方權利、義務的不對稱性,期權買方可以利用它來進行套期保值,并將風險鎖定在一定的范圍內。
補充例:
投資者持有股票多頭1000股,價格10元/股。利用股票期貨空頭和股票看跌期權多頭套期保值(假設期貨與股票價格一致),設期貨的買入價格10元/股,期權執行價格10元/股,期權費20元。套期保值效果如下:
期末股票價格 |
10元/股 |
8元/股 |
12元/股 |
股票 |
10000元 |
8000元 |
12000元 |
股票盈虧 |
0 |
-2000元 |
2000元 |
股票期貨 |
0 |
2000元 |
-2000元 |
期貨套期保值盈虧 |
0 |
0 |
0 |
期末股票價格 |
10元/股 |
8元/股 |
12元/股 |
股票 |
10000元 |
8000元 |
12000元 |
股票盈虧 |
0 |
-2000元 |
2000元 |
股票期權 |
-20元 |
1780元 |
-20元 |
期權套期保值盈虧 |
-20元 |
-20元 |
1780元 |
①金融互換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當事人依據預先約定的規則,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互相交換一系列現金流量(本金、利息、價差等)的交易。
②分類:利率互換、貨幣互換、股票互換、交叉互換。
需要強調的是:除期權外的其它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雙方共同面臨和承擔等量的風險,風險格局對稱;但期權交易的風險在買賣雙方之間的分布不對稱,期權買方的損失是有限的(期權費),收益無限;而期權賣方收益有限(期權費),而損失無限。
相同系列>>201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金融實務》精講筆記匯總
相關推薦:
中級經濟師《金融專業》全真模擬試卷匯總
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專業》考前壓密試卷匯總
網校輔導:幫助考生在自學的基礎上能較好地掌握2013年經濟師考試內容,233網校提供了2013年經濟師中級工商管理精講班、沖刺班等課程!!免費試聽>>。
責編:lyz評論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經濟師金融章節講義匯總05-16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二章04-22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一章04-22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章04-18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九章04-18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