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1】
1.背景:
某工程有兩塊厚2.5m,平面尺寸分別為27.2m×34.5m和29.2m×34.5m的板。設計中規定把上述大塊板分成小塊(每大塊分成6小塊),間歇施工。混凝土所用材料為:P.0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砂、花崗巖碎石;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施工完成后發現大部分板的表面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裂縫寬度為0.1~0.25mm,長度從幾厘米到100多厘米,裂縫出現時間是拆模后的1~2d。
2.問題:
(1)案例中裂縫事故發生的原因是什么?
(2)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如何防治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3)此類工程中混凝土的養護方法有哪些特殊規定,養護時間有什么規定?
(4)該工程中可選擇的混凝土澆筑方案有哪些?
3.答案:
(1)答:該工程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水泥水化熱大,裂縫多是在拆模一兩天出現,根據這些情況判定,裂縫產生的原因有:混凝土內外溫差太大、表面溫度突然降低、干縮等。
(2)答:該工程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可采用以下措施來防止裂縫產生:①優先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適當使用緩凝減水劑;②在保證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前提下,適當降低水膠比中的水灰比,減少水泥用量;③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溫度,控制混凝土內外的溫差(當設計無要求且混凝土結構有足夠抗裂能力時,控制在25℃以內);如降低拌合水溫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曝曬;④及時對混凝土覆蓋保溫、保濕材料;⑤可預埋冷卻水管,通人循環水將混凝土內部熱量帶出,進行人工導熱。
(3)答: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方法分為保溫法和保濕法兩種。為了確保新澆筑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縮而產生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1d。
(4)答: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一般采用分層澆筑。分層的方法主要有全面分層、分段分層和斜面分層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