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背景資料:
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主要工作內容有:壩基帷幕灌漿(A) 、壩頂道路重建(B)、上游護坡重建(C) 、上游壩體培厚(D)、發電隧洞加固(E) 、泄洪隧洞加固(F) 、新建混凝土截滲墻(G) 、下游護坡重建(H)、新建防浪墻(I)。
施工合同約定,工程施工總工期17個月(每月按30d計,下同),自2011年11月1日開工至2013年3月30日完工。
施工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單位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和合同工期要求,將主要工作內容均安排在非汛期施工。工程所在地汛期為7~9月份。施工單位分別繪制了兩個非汛期的施工網絡進度計劃圖,如圖4-2和圖4-3所示。
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如下:
(1)上游護坡重建(C)工作應列入施工網絡進度計劃,并要確保安全度汛。
(2) 應明確圖4-2和圖4-3施工進度計劃的起止日期。
施工單位根據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和資源配置情況,確定上游護坡重建 (C) 工作持續時間為150d,C工作具體安排為:第一個非汛期完成總工程量的80%,其余工程量安排在第二個非汛期施工且在H工作之前完成。據此施工單位對施工網絡進度計劃進行了修訂。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工程如期開工。
事件2:施工單位對發電隧洞加固(E)工作施工進度有關數據進行統計,繪制的工作進度曲線如圖4-4所示。
事件3:壩頂道路施工中,項目法人要求設計單位將壩頂水泥混凝土路面變更為瀝青混凝土路面。因原合同中無相同及類似工程,施工單位向監理工程師提交了瀝青混凝土路面報價單。總監理工程師審定后調低該單價。施工單位認為價格過低,經協商未果,為維護自身權益遂停止施工,并書面通知監理工程師。
【問題】
1.分別寫出圖4-2、圖4-3中施工網絡進度計劃的開始和完成日期。
2.根據事件1,用雙代號非時標網絡圖編制出修訂后的施工進度計劃(用工作代碼表示) 。
3.根據事件2,指出E工作第60天末實際超額(或拖欠)計劃累計工程量的百分比、提前(或)拖欠的天數。指出E工作實際持續時間,并簡要分析E工作的實際進度對計劃工期的影響。
4.事件3中,施工單位停工的做法是否正確?施工單位可通過哪些途徑來維護自身權益?
【答案】
1.圖4-2的開始時間就是開工時間2011年11月1日,完成時間是2012年6月30日;
圖4-3的開始時間是2012年10月1日,完成時間是2013年3月30日。
2. 修訂后的施工進度計劃如下圖所示。
注:Cl、 C2分別代表C工作在兩個非汛期完成的相應工作;圖中單位為天(d)。
3. E工作實際持續時間及其實際進度對計劃工期前影響:
(1)第60天末,E工作實際拖欠計劃累計工程量為12.1%;拖延22 天。
(2)E工作的實際持續時間是180d;不影響計劃工期,因為E工作拖延時間為30d,未超過E工作的總時差70d。
4. 施工單位停工的做法不正確。施工單位應通過以下途徑來維護自身的權益:(1)友好協商解決;(2)提請爭議評審組評審;(3)仲裁;(4)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