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BCE。本題考核的是礦圖中地層產狀和地質構造的表示方法。等高線發生彎曲表示礦體走向發生變化;故選項A錯誤。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兩條巷道相交,若交點標高相同(沒有注明時,可通過內插標高的方法求得),則它們是相交的,否則它們是相錯的;故選項D錯誤。
22.BCD。本題考核的是主要生產設施布置的基本要求。變電所一般設在主要用戶附近的地方,這些主要用戶通常是礦井井下、絞車房、壓風機房;故選項A、E錯誤。鍋爐房、破碎篩分廠等設施均應布置在廣場的下風側,且和人風井口保持一定距離;故選項B、C正確。矸石場應布置在廣場主導風向的下風側,且要避免在地質條件不穩定的山坡或河邊;故選項D正確。
23.ABC。本題考核的是測量和校核的場地技術參數。場地平整應經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4.ACDE。本題考核的是露天臺階爆破的炸藥裝填結構。露天淺孔、中深孔爆破的裝藥結構有:連續裝藥結構、間隔裝藥結構、混合裝藥結構和底部空氣墊層裝藥結構等。
25.ACD。本題考核的是注漿工藝參數。注漿法施工中的注漿工藝參數包括:注漿量、注漿壓力、注漿孔間距。
26.ACDE。本題考核的是縮短井巷工程關鍵路線的主要方法。縮短井巷工程關鍵路線的主要方法包括:(1)如在礦井邊界設有風井,則可由主副井、風井對頭掘進,貫通點安排在運輸大巷和上山的交接處;故選項E正確。(2)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開掘措施工程以縮短井巷主要矛盾線的長度,但需經建設、設計單位共同研究并報請設計批準單位審查批準;故選項C正確。(3)合理安排工程開工順序與施工內容,應積極采取多頭、平行交叉作業;故選項A正確。(4)加強資源配備,把重點隊和技術力量過硬的施工隊放在主要矛盾線上施工;(5)做好主要矛盾線上各項工程的施工準備工作,在人員、器材和設備方面給予優先保證,為主要矛盾線工程不間斷施工創造必要的物質條件;(6)加強主要矛盾線工程施工的綜合平衡,搞好各工序銜接,解決薄弱環節,把輔助時間壓縮到最低;故選項D正確。
27.ABDE。本題考核的是起重與吊裝作業中的安全管理規定。起重與吊裝作業中的安全管理規定包括:(1)施工指揮和操作人員均需佩戴標記,作業區域設有警戒標志,必要時派人監護;故選項A正確。(2)正式起吊前應進行試吊,試吊中檢查全部機具、地錨受力情況,發現問題應將工件放回地面,排除故障后重新試吊,確認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裝;故選項B正確。(3)室外作業遇到大雪、暴雨、大霧及6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作業;故選項E正確。(4)吊裝作業中,夜間應有足夠的照明;并沒有規定禁止吊裝,故選項C錯誤。(5)停工和休息時,不應將吊物、吊籠、吊具和吊索懸在空中;故選項D正確。
【說明】2017年版的教材對起重與吊裝作業中的安全管理規定作出了修改,修改如下:起重與吊裝作業中的安全管理規定包括:(1)非本工程施工人員嚴禁進入吊裝施工現場。施工指揮和操作人員均需佩戴標記,作業區域設有警戒標志,必要時派人監護;(2)作業平臺與高處作業應設置防墜落措施;(3)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如冬期施工,應將防護耳放下,以利聽覺不受阻礙;(4)吊裝過程中發生意外.各操作崗位應堅守崗位,嚴格保持現場秩序,并做好記錄.以便分析原因。
28.DE。本題考核的是從事爆破作業的規定。領取民用爆炸物品的數量不得超過當班用量,作業后剩余的民用爆炸物品必須當班清退回庫;故選項A錯誤。爆破作業單位應當將領取、發放民用爆炸物品的原始記錄保存2年備查;故選項B錯誤。民用爆炸物品丟失、被盜、被搶,應當立即報告當地公安機關;故選項C錯誤。爆破作業結束后應當及時檢查、排除未引爆的民用爆炸物品;故選項D正確。民用爆炸物品運達目的地,收貨單位應當進行驗收后在《民用爆炸物品運輸許可證》上簽注,并在3d內將《民用爆炸物品運輸許可證》交回發汪機關核銷;故選項E正確。
29.ABCD。本題考核的是新建礦井需要完成的礦井水文地質資料工作。新建礦井應當編制下列主要圖件:(1)水文地質觀測臺賬和成果;(2)突水點臺賬、記錄和有關防治水的技術總結,以及注漿堵水記錄和有關資料;(3)井筒及主要巷道水文地質實測剖面;(4)建井水文地質補充勘探成果;(5)建井水文地質報告。
30.ACE。本題考核的是吊桶提升時的安全要求。用吊桶提升的安全要求包括:(1)井架上應有防止吊桶過卷的裝置,懸掛吊桶的鋼絲繩應設穩繩裝置;故選項A正確。(2)吊桶內的巖碴應低于桶口邊緣0.1m.裝入桶內的長物件必須牢同綁在吊桶梁上;選項8說法不嚴謹,故選項B錯誤。(3)吊桶須沿導向鋼絲繩升降;豎井開鑿初期無導向繩時,或吊盤下面無導向繩部分的升降距離不得超過40m;故選項D錯誤(4)乘吊桶人數不得超過規定人數,乘桶人員必須面向桶外.嚴禁坐在或站在吊桶邊緣。裝有物料的吊桶,禁止乘人;禁止用自動翻轉式或底開式吊桶升降人員;故選項C、E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