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2012年網上增值服務(4)
一、“1Z204030建設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控制”復習內容
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控制,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控制,包括總包、分包單位,綜合的和專業的施工質量控制;二是指廣義的施工階段建設工程項目質量控制,即除了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控制外,還包括業主、設計單位、監理單位以及政府質量監督機構,在施工階段對建設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所實施的監督管理和控制職能。因此,從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角度,應全面理解施工質量控制的內涵,掌握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階段質量控制的目標、依據與基本環節,以及施工質量計劃的編制、施工生產要素、施工準備工作和施工作業過程的質量控制方法。
1. 施工質量控制的目標、依據與基本環節
建設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控制的總目標,是實現由建設工程項目決策、設計文件和施工合同所決定的預期使用功能和質量標準。可以從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供貨單位和監理單位來了解施工質量控制的具體目標。
1)建設單位的控制目標:通過對施工全過程、全面的質量監督管理,保證整個施工過程及其成果達到項目決策所確定的質量標準。
2)設計單位的控制目標:通過對關鍵部位和重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簽證、設計變更控制及糾正施工中所發現的設計問題,采納變更設計的合理化建議等,保證竣工項目的各項施工成果與設計文件(包括變更文件)所規定的質量標準相一致。
3)施工單位的控制目標:施工單位包括施工總包和分包單位,作為建設工程產品的生產者,應根據施工合同的任務范圍和質量要求,通過全過程、全面的施工質量自控,保證最終交付滿足施工合同及設計文件所規定質量標準(含建設工程質量創優要求)的建設工程產品。
4)供貨單位的控制目標:應按照采購供貨合同約定的質量標準提供貨物及其合格證明,包括檢驗試驗單據、產品規格和使用說明書,以及其他必要的數據和資料,并對其產品質量負責。
5)監理單位的控制目標:通過審核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文件、報告報表,采取現場旁站、巡視、平行檢測等形式進行施工過程質量監理;并應用施工指令和結算支付控制等手段,監控施工承包單位的質量活動行為,協調施工關系,正確履行對工程施工質量的監督責任,以保證工程質量達到施工合同和設計文件所規定的質量標準。
施工質量控制所依據的文件主要有:共同性依據,即工程建設合同,設計文件、設計交底及圖紙會審記錄,設計修改和技術變更,國家和政府有關部門頒布的與質量管理有關的法律和法規性文件等;專門技術法規性依據,即規范、規程、標準、規定等,如:工程建設項目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有關建筑材料、半成品和構配件的質量方面的專門技術法規性文件;有關材料驗收、包裝和標志等方面的技術標準和規定;施工工藝質量等方面的技術法規性文件;有關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質量規定和鑒定意見等。
施工質量控制應運用報考控制原理,進行質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2. 施工質量計劃的編制
施工質量計劃應由自控主體即施工承包企業進行編制。在平行發包方式下,各承包單位應分別編制施工質量計劃;在總分包模式下,施工總承包單位應編制總承包工程范圍的施工質量計劃;各分包單位編制相應分包范圍的施工質量計劃,作為施工總承包方質量計劃的深化和組成部分。施工總承包方有責任對各分包方施工質量計劃的編制進行指導和審核,并承擔相應施工質量的連帶責任。
施工單位的項目施工質量計劃或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編成后,應按照工程施工管理程序進行審批,包括施工企業內部的審批和項目監理機構的審查。
施工質量控制點的設置是施工質量計劃的重要組成內容。施工質量控制點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點對象。質量控制點應選擇那些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對工程質量影響大或是發生質量問題時危害大的對象進行設置。關于施工質量控制點的具體選取可以參見考試用書第1Z204032小節。
3.施工質量控制方法
1) 施工生產要素的質量控制
施工生產要素是施工質量形成的物質基礎,其質量的含義包括:作為勞動主體的施工人員,即直接參與施工的管理者、作業者的素質及其組織效果;作為勞動對象的建筑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設備等的質量;作為勞動方法的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的水平;作為勞動手段的施工機械、設備、工具、模具等的技術性能;以及施工環境——現場水文、地質、氣象等自然環境,通風、照明、安全等作業環境以及協調配合的管理環境。
2) 施工準備工作的質量控制
施工技術準備工作的質量控制。施工技術準備是指在正式開展施工作業活動前進行的技術準備工作。這類工作內容繁多,主要在室內進行。技術準備工作的質量控制,包括對技術準備工作成果的復核審查,檢查這些成果是否符合設計圖紙和相關技術規范、規程的要求;依據經過審批的質量計劃審查、完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針對質量控制點,明確質量控制的重點對象和控制方法;盡可能地提高上述工作成果對施工質量的保證程度等,
現場施工準備工作的質量控制分為計量控制、測量控制、施工平面圖控制。
工程質量檢查驗收的項目劃分。一個建設工程項目從施工準備開始到竣工交付使用,要經過若干工序、工種的配合施工。施工質量的優劣,取決于各個施工工序、工種的管理水平和操作質量。因此,為了便于控制、檢查、評定和監督每個工序和工種的工作質量,就要把整個項目逐級劃分為若干個子項目,并分級進行編號,在施工過程中據此來進行質量控制和檢查驗收。這是進行施工質量控制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應在項目施工開始之前進行。
3) 施工過程的作業質量控制
施工過程的作業質量控制,是在工程項目質量實際形成過程中的事中質量控制。
工序是人、材料、機械設備、施工方法和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綜合起作用的過程,所以對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必須以工序作業質量控制為基礎和核心。因此,工序的質量控制是施工階段質量控制的重點。工序施工質量控制主要包括工序施工條件質量控制和工序施工效果質量控制。
從項目管理的立場看,工序作業質量的控制,首先是質量生產者即作業者的自控,在施工生產要素合格的條件下,作業者能力及其發揮的狀況是決定作業質量的關鍵;其次,是來自作業者外部的各種作業質量檢查、驗收和對質量行為的監督。
施工作業質量的自控過程是由施工作業組織的成員進行的,其基本的控制程序包括:作業技術交底、作業活動的實施和作業質量的自檢自查、互檢互查以及專職管理人員的質量檢查等。
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實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及政府的工程質量監督部門,在施工階段依據法律法規和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對施工單位的質量行為和質量狀況實施監督控制。
現場質量檢查是施工作業質量的監控的主要手段。現場質量檢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測法、實測法和試驗法等。
凡被后續施工所覆蓋的施工內容,如地基基礎工程、鋼筋工程、預埋管線等均屬隱蔽工程。加強隱蔽工程質量驗收,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嚴格隱蔽工程驗收的程序和紀錄,對于預防工程質量隱患,提供可追溯質量紀錄具有重要作用。
二、“1Z204040建設工程項目質量驗收”復習內容
施工質量驗收應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進行,包括施工過程的質量驗收及工程項目竣工質量驗收兩個部分。
1. 施工過程質量驗收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與各個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明確規定了各分項工程的施工質量的基本要求,規定了分項工程檢驗批質量的抽查辦法和抽查數量,規定了檢驗批主控項目、一般項目的檢查內容和允許偏差,規定了對主控項目、一般項目的檢驗方法,規定了各分部工程驗收的方法和需要的技術資料等,同時對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人身健康、環境保護和公共利益的內容以強制性條文作出規定,要求必須堅決、嚴格遵照執行。
檢驗批和分項工程是質量驗收的基本單元;分部工程是在所含全部分項工程驗收的基礎上進行驗收的,在施工過程中隨完工隨驗收,并留下完整的質量驗收記錄和資料;單位工程作為具有獨立使用功能的完整的建筑產品,進行竣工質量驗收。
2. 竣工質量驗收
施工項目竣工質量驗收是施工質量控制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成果的全面檢驗,是從終端把關方面進行質量控制。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工程項目竣工質量驗收的依據有:
1)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建設主管部門頒布的管理條例和辦法;
2)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3)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4)批準的設計文件、施工圖紙及說明書;
5)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6)其他相關文件。
了解竣工質量驗收的要求和標準。項目竣工驗收可分為驗收準備、竣工預驗收和正式驗收三個環節進行。我國實行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各類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竣工驗收,均應按《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進行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