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通訊繼電器討論
1 交換機中一定要用繼電器嗎?據設計和制造交換機的人稱至少在目前交換機中還必須使用小型PCB繼電器。
(1) 電磁繼電器在交換機中的功能
a. 用戶板的門電路輸出;
b. 中繼板的出入線中繼信號;
c. 電源板的功率切換;
d. 監控板的鈴流輸出。
一般局用交換機里至少每線用三只繼電器。
(2) 電磁繼電器的無可替代的優點在交換機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這些優點是:
a. 高的絕緣輸入輸出阻抗比;
b. 接點負載可在極寬的領域內變化;
c. 一般從10mV 10mA直到 50V 2A /DC;
d. 且可帶電纜性負載;
e. 小的功耗:一般只有0.15W最多0.2W;
f. 這一點對大批量使用機電元件的供電電源來說省電是絕對必要的;
g. 廉價;
h. 對每門交換機的成本已從100$/線下降到了20$/線來說是特別有競爭力的。
當然,據說干脆不用有接點繼電器的交換機也在試驗摸索中,不過距離實用化尚需時日。因此可以認為在本世紀的最初一、二十年中,程控交換機中使用低成本的小型、超小型DIL、SMD式通訊繼電器是絕對需要的。
2 電磁繼電器的市場壽命還能維持多久?
曾經用于電話交換機中的繼電器的使用壽命情況:筆者認為第三、第四代產品2005~20年間,在程控交換機中一般是不會被淘汰的。
3 我們距離獨立制作第三、第四代繼電器還有多遠?
(1)現狀
(2)研發第四代繼電器的條件
a. 改革開放,我國制造繼電器的整體水平、工藝技術基本上與國際接軌,有一批懂技術、懂專業、懂管理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
b. 有相當的經濟實力;
c. 如資金、廠房、工裝制造能力、專用設備d. 制造能力等;
e. 有國外現成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
d. 有需求市場和成本上的競爭力。
結論
(1) 通訊繼電器絕對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元件,尤其對有線提通信的應用而言,在進入本世紀初的10~15年里將不會改變。椐有關專家預測至2005年單局用交換機一項就需要第三代/第四代通訊繼電器近10億只,可見市場之廣闊。
(2)從繼電器專業生產技術看,國內很多大廠已具備研發或借助國外專業廠商力量研發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通訊繼電器的能力,廈門宏發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他們自己獨立開發的第三代通訊繼電器預計2005可進入小批量生產。
(3)周邊配套協助廠家已很具規模,如專營漆包線的大連富士,珠海蓉勝,專營多軸高速卷線機的日特機械(這是一家以對繞制過程中線的張力控制很有研究的廠商)。提供良好注塑技術和設備的住友公司以及能夠提供各式聯合綜測儀器制造商等等。
(4) 如果說10年前中國繼電器制造商還在通訊繼電器外圍徘徊的話,那么現在可以肯定地說,這種局面已經永遠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將是以矯健的姿態,務實地邁入高精度、高技術質量的超小型(SDT)(DIL)通訊繼電器的制造行列中去。(考試大一級建造師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