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涵施工組織設計分類不同,內容有淺有深,一般橋涵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為:
1.編制依據。
2.工程概況。 來源:www.examda.com
3.施工準備工作及設計。
4.各分部(項)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方法:
橋梁工程包括:基礎及下部構造、上部構造、防護工程、引道工程等分部工程,每項分部工程又分為若干分項工程,如基礎及下部構造分為明挖基礎、樁基、管柱、承臺、沉井、樁的制作、鋼筋加工安裝、墩臺安裝等分項工程。
施工方法與施工順序在結構設計時已大體決定。例如,橋梁主體工程包括下部工程、上部建筑以及附屬工程(河床加固、錐體護坡等)。例如橋墩(臺)的施工順序為:挖基、立模板、基礎片石混凝土、基礎回填土、墩(臺)身混凝土、綁扎鋼筋、墩(臺)帽鋼筋混凝土、錐坡填土、漿砌片石護坡。又如涵管的施工順序為:挖基、砌基礎、安裝管節、砌洞口、防水層、進出口鋪砌、回填土。
橋梁下部的橋墩施工時,如果設備或者模板數量有限可采用流水施工方式組織施工。對于采用流水施工時應注意流水施工的相關時間參數:流水節拍、流水步距、技術間歇等。當很多個墩流水施工時,表示其流水關系顯得工作(工序)太多和過于繁雜,如果采用以下兩種簡化表示,應注意原本各工作(工序)之間銜接的邏輯關系,經過簡化成為墩與墩的關系時,墩與墩的邏輯關系就變成搭接關系;或者多個墩相同工序合并為一個工作,就簡化成為相同墩的不同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此時的邏輯關系也變成搭接關系。
5.施工進度計劃(注意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表示和持續時間確定)。
6.生產要素配置計劃。
7.施工總平面布置。
8.施工管理機構及勞動力組織。
9.技術、質量、安全組織及保證。
10.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措施。
11.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考試大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