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復工復產時期是各類事故高發期,企業負責人要引起高度重視!
請各企業在復工復產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外,還要有針對性地對生產作業現場,進行隱患排查,自查自糾!
做好復工復產前安全保障,消除安全隱患,杜絕生產現場違規現象。
1、生產現場有無“三違”現象
“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
員工現場操作是否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操作和佩戴勞動防護用品。不同行業員工勞保用品配備和使用有不同的規定,如建筑工人要配備和使用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粉碎工要重點配備和使用防塵毒口罩,鉗工、機床工重點配備和使用防護皮鞋、防護眼鏡等。
2、車間、倉庫環境是否整潔,物資堆放是否有序
比如氧氣瓶、乙炔瓶不能曝曬、倒立,兩種氣瓶不能同庫存放(通風較好的寬敞場所,可相距5米以外堆放)。
3、危險物品管理是否規范
劇毒品、爆炸品的管理是否做到“五雙”,危險化學品是否專庫存放,危險化學品是否有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等。
4、重點項目、重點設備設施是否安裝安全裝置和安全警示標志
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凸出和旋轉部位防護罩是否完好;圍欄、護欄是否有缺損;危險位置是否設置了安全警示標志。
5、動火作業是否經過審批及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動火作業應嚴格執行分級審批制度,按要求安排安全作業監護人員,動火作業人員需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并配備消防滅火設備,按照作業規程要求實施動火作業。
6、高空懸掛和有限空間作業等危險作業有無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危險作業必須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規程,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設置作業現場的安全區域;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和專業人員施工;確定專人進行現場統一指揮;有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等。
7、車間、員工宿舍是否按規定設置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器材設施是否按規定設置
1. 廠房的安全出口一般不應少于2個;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設1個:
(1)甲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不超過100平米,且同一時間的生產人數不超過5人。
(2)乙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不超過150平米,且同一時間的生產人數不超過10人。
(3)丙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不超過250平米,且同一時間的生產人數不超過20人。
(4)丁、戊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不超過400平米,且同一時間的生產人數不超過30人。
2. 廠房疏散通道包括樓梯、走道和門:
疏散樓梯寬度不少于1.1m,走道的寬度不少于1.4m,疏散門的寬度不少于0.9m且門要向外開(當人數少于50人時,可以適當減少,但門的寬度不少于0.8m)。樓梯、走道應安裝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燈。
3. 消防器材:
滅火器要按照企業場所危險等級配置。在配置滅火器時要根據企業生產性質選配,如石油化工場所應配置泡沫或ABC干粉滅火器,精密儀器應選配氣體(二氧化碳、鹵代烷)滅火器,其它場所配置ABC干粉滅火器為宜。
8、通風除塵是否達到要求
生產過程中有產生微量熱量、蒸汽、煙霧、粉塵的車間,是否有利用門窗進行自然通風換氣;比較嚴重的車間,是否有采用機械通風排除有害物。
9、電氣設備及安裝是否符合行業標準和安全條件
電氣設備包括發電、變電、輸電或用電的電器。
1.輸配電線路:甲類廠房、庫房,甲乙類液體、氣體儲罐與電力架空線的最近水平距離不小于電桿高度的1.5倍,丙類液體儲罐不小于電桿高度的1.2倍。廠房內電線不能亂接亂拉,不能用鐵絲銅絲代替保險絲。
2. 配電房的長度大于7m和建筑面積大于60m時,應設2個出口;配電房的門要向外開;配電房的窗戶,應采取防止雨雪和小動物進入的措施。
3. 電氣設備要接地。
4. 危險物品生產、存儲場所的開關、照明等電器設備應采用防爆裝置,電線應穿非燃管保護,倉庫白熾燈要在60w以下(嚴禁使用普通日光燈)等。
10、特種設備及工作人員是否有有效證件
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使用,必須通過登記、檢測檢驗,并取得使用證。
特種作業工作人員必須取得相應的資格證。
做好節后復工復產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來源:班組安全、東莞應急管理、中國應急管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