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級建造師《機電工程》 案例考點專項突破專題分七大部分對案例常考關鍵知識點進行論述。七大部分分別為招投標管理及合同索賠、施工準備及組織、進度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竣工驗收及保修規定。以下是施工準備及組織部分核心知識點。
(一)圖紙
1.所有設計文件除原勘察設計單位外,與建設相關各方均無權行修改變更。
施工過程中發現確需要修改的:
(1)由原勘察設計單位完成,并出具相應書面文件。
(2)由原設計單位書面授權,具有相應資質的其他設計單位。
有些項目為了進一步優化施工圖設計,在招標施工單位時,要求投標單位能進行深化設計作為對施工設計的補充,深化設計的設計文件,亦要由原設計單位審查確認或批準。
2.以下圖紙施工單位不得接受或采用
(1)設計單位提供的正規圖紙,但未經審查批準;
(2)設計師直接現場提供的修改圖紙、修改意見;
(3)監理單位提出的設計修改圖紙(或設計修改通知)。
施工過程中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平面布置圖等文件,不可任意修改,如需變更,須由原編制單位出具書面文件,按原審批流程批準后,交底、執行、歸檔。
(二)施工組織設計審核及批準(分級管理)
1.各類施工組織設計文件在實施前應嚴格執行編制、審核、審批程序,沒有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不得實施。
2.施工組織總設計編制,應堅持“誰負責實施,誰組織編制”的原則。
名稱 | 對象 | 組織 | 審批 | 報批 |
施工組織總設計 | 群體工程 | 有總包:總包 | 總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 | 監理 |
無總包:建設單位 | ||||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單位(子單位)工程 | 施工單位 | 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授權技術人員 | |
專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難度大、工藝復雜、質量要求高、新工藝、新產品 | 施工單位 | ①沒總包: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項目經理或其授權人簽章 ②有總包:報總包審核審批,總包單位項目經理或授權人簽章 |
(三)貨物采購方式
1.招標采購:大宗貨物、永久設備、標的金額較大、市場競爭激烈等貨物的采購。
2.直接采購/單獨合同談判(少有、搶修):
①所需貨物或設備僅有唯一來源,為使采購的部件與原有設備配套而新增購的貨物;
②為保證達到工藝性能或質量要求而提出的特定供貨商提供的貨物;
③特殊條件下(如搶修)為了避免時間延誤而造成更花費錢財的貨物;
④無法進行質量和價格等比較的貨物等的采購。
3.詢價采購/邀請報價(量少價低、專業化):現貨價值較小的標準設備、制造高度專門化的設備等的采購,通常在比較幾家供貨商報價的基礎上選擇確定供貨商進行采購。
目的:降低工程費用支出,達到貨比三家的目的。
(四)設備進場驗收程序
1.分進場和安裝前兩階段進行
2.驗收人員:業主、監理、生產廠商(供貨商)、施工方、【進口】海關商檢人員、外商代理人員有關代表、保險公司、報關代理。
3.驗收內容:進場后對設備包裝物的外觀檢查,要求按進貨檢驗程序規定實施。開箱驗收,數量、質量、規格型號、技術資料(合格證明、檢測報告、說明書、原產地證明+商檢證明【進口設備】)
4.【進口設備】驗收進口設備首先應辦理報關和通關手續,經商檢合格后,再按進口設備的規定, 進行設備進貨驗收工作。
5.設備安裝前的存放、開箱檢查要求按設備存放、開箱檢查規定實施。
6.辦好記錄,辦理驗收手續。
(五)材料管理
1.材料庫存管理要求
(1)專人管理:實現對庫房的專人管理,明確責任。
(2)建立臺賬。進庫的材料要建立臺賬,賬、物、卡、金額要相符。
(3)標識清楚。施工現場材料的放置要按平面布置圖實施,做到標識清楚、擺放有序、碼放合理,符合堆放保管制度;庫區安全設施應完好,不存在安全隱患;庫區環境應清潔、干燥、通風。
(4)安全防護。對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險品儲存要遠離人員密集區的專門庫房,并設專人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并詳細說明該物質性質、注意事項、可能發生的傷害及應采取的救護措施,嚴格出、入庫管理。針對不同要求的材料庫房要有防雨、防洪、防碰、防火、防腐、防熱、防潮、防凍、防爆、防有害氣體的技術措施。對危險品的存放應設專用庫,應有明顯的標識,并配備相應的安全設施和應急器材。
(5)分類存放。根據庫存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進行科學分類,并分庫或分區存放。庫房內應設物資合格區、待驗區、不合格區。
(6)定期盤點。倉庫管理員對庫存物資要定期盤點,根據盤點內容,做好盤點記錄;庫存物資應無超儲積壓,損壞變質,保證庫存物資的完好。要日清、月結、定期盤點、帳物相符。
2.材料使用管理要求
(1)材料領發要求
1)建立領發料臺賬。記錄領發和節超狀況;
2)限額領料。凡有定額的工程用料,憑限額領料單領發材料;
3)定額發料。施工設施用料也實行定額發料制度,以設施用料劃進行總控制;
4)超限額用料經簽發批準。在用料前應辦理手續,填寫限額領料單,注明超耗原因,經簽發批準后實施。
(2)余料回收
對施工過程中的廢舊物資、包裝物、余料等必須回收,及時辦理退料手續,并在限額領料單中登記扣除。
(六)安裝前準備(技術部分)
1.【資料完備】設計圖紙及其他技術文件完整齊全,施工圖已會審,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完畢已批準。
2.【交底與培訓】技術交底和必要的技術培訓工作已完成,并填寫了施工交底記錄,參與交底人員在交底記錄上已簽字。
3.【安裝前工序】必須在管道安裝前完成的有關工序(管道:清洗、脫脂、內部防腐與襯里)已進行完畢,并驗收合格,具備有關的技術證件。
4.【土建】與管道有關的土建工程經檢查合格,滿足安裝要求并辦理了交接手續。
5.【相關設備】與管道連接的設備安裝就位,固定完畢,(管道:標高、中心線、管口)并符合設計要求。
6、【安裝設備本身】管子、管件、儀表及閥門等已經校驗合格,內部清洗干凈,并具備有關的技術文件,且確認符合設計要求。管道組成件及管道支撐件等已檢驗合格。
7.【臨時供水、供電、供氣】等設施以滿足安裝施工要求。
8.【特種設備】安裝單位應當取得特種設備安裝許可,管道施工前,安裝單位應當書面告知管道安裝工程所在地直轄市或設區的市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9.大件工程設備運輸管理要求
(1)沿途作業:在大件設備運輸前應會同有關單位對道路地下管線設施進行檢査、測量、計算,由此確定行駛路線和需采取的措施。
(2)沿途橋梁作業:按車輛運輸行走路線,按橋梁的設計負荷、使用年限及當時狀況,車輛行駛前對每座橋梁進行檢測、計算,并采取相關的修復和加固措施。
(七)設備出、入庫及倉儲管理
1.設備人庫保管
設備入庫后,必須由設備負責人、采購人員及設備管理員三方共同對采購的設備材料進行確認。確認內容包括質量證明資料,設備外觀檢查,規格型號確認,數量核對;核對無誤后,由三方在設備入庫單上共同簽字,入庫底單由設備管理員存檔。
2.設備倉儲管理
(1)及時辦理入庫手續。對所到設備,分別儲存,進行標識。對保管在露天的設備應經常檢查,采取防雨、防風措施。
(2)按照供貨方提供的保養資料及性能資料,對設備進行定期的保養、維護,做好防潮、防銹、防毒、防變質及保溫、恒溫,做好認真記錄等工作。
(3)庫內應設置消防設備,消防器具放置要保證取用方便,并經常檢查,保證其合格。認真做好防火、防盜工作,以確保保管設備的質量和安全。
3.設備出庫管理
設備的出庫必須由施工班組負責人填寫設備領用單,并經管理人員確認簽字后方可發放設備,設備出庫時,設備管理員和設備領用人必須對其外觀質量、規格型號、數量逐項進行確認,核實無誤后在設備領用單上簽字確認。
4.施工機械進場
(1)進入現場的施工機械應進行安裝驗收,保持性能、狀態完好,做到資料齊全、準確。屬于特種設備的應履行報檢程序(書面告知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3)執行重要施工機械設備專機專人負責制、機長負責制和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制。
(4)嚴格執行施工機械設備操作規程與保養規程,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防止機械設備帶病運轉和超負荷運轉。及時上報施工機械設備事故,參與進行事故的分析和處理。
(5)嚴格實行專業人員進行的定期保養和監測修理制度。
(6)大型解題進場的吊裝機械,現場組裝調試后必須試吊,試吊的重量必須滿足在同等條件下需吊裝的最重設備的重量。經相關負責人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
(7)大型移動式起重機吊裝前,需對行走道路、吊裝場地的空間障礙物進行清理、地基 (路基)進行夯實,確保吊裝時無障礙、地基不下沉等(地基需要做沉降預壓試驗的,用重錘做預壓強度試驗,試驗合格并有預壓沉降詳細記錄。特大型履帶吊車應鋪設轉配路基板)。
(八)施工機械管理
1.施工機械使用管理
(1)機械使用管理的"三定"制度
"三定"制度指定人、定機、定崗位責任。
(2)嚴格操作制度
不得超負荷作業,發現異常情況時的應急措施。
(3)安全操作的規程
1)對違章指揮,司機有權拒絕執行。
2)起重機發生異常要及時報告處理,嚴禁帶故障作業。
2.施工機械安全管理
(1)主要施工機械的安全隱患及防護措施
1)嚴禁拆除施工機械上的自控機構、力矩限位器及監測、指示、儀表、報警器等安全信號裝置。
2)施工機械的調試和故障的排除應由專業人員進行,且嚴禁在運行狀態下進行排障作業。
施工組織設計 | 施工方案 | 技術 | 安全 | 質量 |
開工前 | 施工前 | 開工前,貫穿施工全過程 | 工程開工前,按工種分部分項交底 | 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檢驗批施工前 |
編制人員→施工人員 | 編制人員→施工作業人員 | 設計人員→施工單位 | 工長→班組 | |
工程特點、難點、進度安排、組織機構設置與分工 | 施工程序和順序、施工要點 | 技術要求 | 大件物品的起重與運輸、高空作業、地下作業、大型設備的試運行以及其他高風險的作業等。 | 質量要求和目標、施工部位、工藝流程及標準、驗收標準、使用的材料、施工機具、環境要求、進度規定及操作要點 |
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質量、安全技術措施 | ||||
交底應分層次、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展開,交底逐級下達到班組的全部施工操作人員。 交底必須形成書面交底記錄,參加交底的所有人員在交底記錄上簽字。 交底資料和記錄應由交底人或資料員進行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竣工后作為工程檔案進行歸檔。 交底后,認真學習,按分工和要求落實交底責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