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21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項目安全保證計劃編制與事故處理 P250
1、安全保證計劃的內容包括:工程概況、控制程序、組織機構、職責權限、規章制度、安全措施、檢查評價、獎罰制度。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隱患與事故處理的要求:※
1)項目部應對檢查出的隱患立即發出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受檢單位對安全隱患原因進行分析,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糾正和預防措施應經檢查單位負責人批準后實施。
2)安全檢查人員對檢查出的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行為向責任人當場指出,限期糾正。
3)安全員對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過程和實施效果應進行跟蹤檢查,保存驗證記錄。
4)項目部進行安全事故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四不放過原則):04案例
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處理不放過,沒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過。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隱患與事故處理程序:04考點
1)報告安全事故:將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事故原因等情況,上報至企業安全主管部門。企業安全主管部門視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或直接經濟損失情況,按規定向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2)事故處理:搶救傷員、排除險情、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做好標識,保護好現場。
3)事故調查:項目經理應指定技術、安全、質量等部門的人員,會同企業工會代表組成調查組。
4)調查報告:應把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性質、損失、責任、處理意見、糾正和預防措施寫成調查報告,并經調查組全體人員簽字確認后報企業安全主管部門。
5、P251頁案例:
1)該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按P247頁回答
答: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預案的內容、應急預案演習。
2)該起事故原因分析:
答:主要原因未設專職安全員。其他略
3)該工程項目的安全控制存在哪些不足?
答:首先是安全生產責任制方面,項目經理未根據工程特點配備專職安全員,項目技術負責人未盡監督安全技術交底制度的職責,施工員、班組長未盡其崗位職責。其次項目部對施工人員只作了口頭交待,沒作書面要求,忽視了施工安全,對作業人員安全教育不力。項目部責任人未在施工現場監督施工,對掛籃施工監督、檢查不嚴。
4)如何做好該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安全控制方法)按P243答
答: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方針,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的關系;
設立工程施工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
建立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安全培訓教育檔案。
42022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項目安全、環境、健康要求與控制 P252
1、項目安全控制的三個重點:
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作業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應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控制。
2、項目安全控制的工作步驟:
1)確定工程施工安全目標; 2)制定項目安全保證計劃和措施; 3)建立安全保證體系;
4)實施安全保證計劃和措施; 5)驗證安全保證計劃和措施的有效性; 6)持續改進; 7)兌現合同的承諾。
3、施工安全控制的總包方和分包方的責任分工:06年案例※※
安全控制由總承包方負責,分包方服從總承包方的管理。
1)總承包方對分包方的安全生產責任包括:①審查分包方的安全施工資格和安全生產保證體系,不應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分包方;②在分包合同中應明確分包方安全生產責任和義務;③對分包方提出安全要求,并認真監督、檢查;④對違反安全規定冒險蠻干的分包方,應令其停工整改;⑤總承包方應統計分包方的傷亡事故,按規定上報,并按分包合同約定協助處理分包方的傷亡事故。
2)分包方安全生產責任應包括:①分包方對本施工現場的安全工作負責,認真履行分包合同規定的安全生產責任;②遵守總承包方的有關安全生產制度,服從總承包方的安全生產管理,及時向總承包方報告傷亡事故并參與調查,處理善后事宜。4、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必須兼顧環境保護,實行統籌規劃、同步實施、協調發展,從而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和諧統一。
5、市政公用工程要求其工程施工期間必須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施工組織設計必須有環境保護方案和措施的內容。
6、環境評價一般分為現狀評價和預測評價。預測評價又分為一般評價和目標評價。主要內容應包括:
1)施工降排水過程不得污染地下水,所排出的水應考慮回灌和使用。
2)給水管道嚴禁取用污染水源施工,如不慎污染管道,應由水質檢測部門對管道污染水進行毒理化驗。
3)排水管道必須經嚴密性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水處理構筑物施工完必須進行功能性試驗(滿水試驗)。
5)為防止濾液、填埋氣體對填埋場的水體和土壤污染,應控制生產垃圾填埋場防滲層的施工質量。
7、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職業健康安全設施的要求:(知道是哪方面的設施,不用背,記憶職業衛生及生產性輔助設施,其余就是安全技術方面的設施)
1)安全技術方面的設施:
2)職業衛生方面的設施:
①為保持空氣清潔或使溫度符合職業衛生要求而安設的通風換氣裝置和采光、照明設施;
②為消除粉塵危害和有毒物質而設置的除塵設備和消毒設施; ③防治輻射、熱危害的裝置及隔熱、防暑、防溫設施;
④為改善勞動條件而鋪設的各種墊板;
⑤為職業衛生而設置的對原材料和加工材料消毒的設施;
⑥減輕或消除工作中的噪聲及振動設施。
3)生產性輔助設施:
①專為職工用的飲水設施; ②為從事高溫或接觸粉塵、有害化學物質或毒物作業人員專用的淋浴設備;
③更衣室或存衣箱,工作服洗滌、干燥、消毒設備; ④女士衛生室及洗滌設備以及食物的加熱設備;
⑤為從事高溫作業等工種工人修建的倒班休息室等。
8、職業健康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420230 明挖施工安全控制 P257
1、防止基坑坍塌、淹埋是明挖基坑施工安全控制的關鍵內容之一。
2、明挖施工基坑坍塌、淹埋安全技術措施:
1)需在基坑頂邊堆放棄土時,任何情況下,棄土堆坡腳至基坑上邊緣的距離不得小于1.2m,堆土高度不得超過1.5m。
2)要做好地面排水、地下降水措施,確保基坑施工期間穩定。
3)基坑無支撐時,機械開挖或人工開挖過程中,每次開挖深度不得超過1m。
3、明挖施工基坑坍塌、淹埋應急措施:
1)制定處理基坑坍塌、淹埋事故的搶險支護和堵漏預案。
2)建立應急預案組織體系,并進行應急演練。
3)及時發現坍塌、淹埋和管線破壞事故的癥兆,以人身安全為第一要務,及時撤離現場。
4)要準備和熟悉各種搶險支護和搶險堵漏方法及設備。
4、明挖施工工程地質條件及現況管理調查:(怎樣調查)
1)必須先對工程地質條件進行勘察,由相關單位出具相應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作為基坑設計和施工的依據。
2)基坑開挖范圍內及影響范圍內的各種管線、地面構筑物,施工前必須調查清楚。
3)對于資料反映不詳,與實際不符或在資料中未反映管線必須采取雷達探測、坑探的方法進行查明,確定管線的位置、埋深和結構的形式。
4)基坑影響范圍內的地面、地下構筑物必須查閱相關資料并現場調查,掌握結構的基礎、結構形式等情況。
5)將調查的管線、地面地下構筑物的位置埋深等實際情況按照比例標注在施工平面圖上,作為制定地下管線保護方案的依據。
5、現況管線施工安全保護措施:
1)對于基坑開挖范圍內的管線,與建設單位、規劃單位和管理單位協商確定管線拆遷、改移和懸吊加固措施。
2)危及施工安全時,應進行臨時加固,并形成文件后,方可施工。
3)開前工,由建設單位召開工程范圍內有關地上構筑物、地下管線、人防、地鐵等設施管理單位的調查配合會。
4)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設專人對地下管線進行監測,隨時檢查、維護加固設施、保持完好,必要時進行沉降和變形觀測并記錄。
6、施工安全監控量測應堅持的原則:
1)可靠性原則:
可靠性原則是監測系統設計中所考慮的最重要的原則。為了確保可靠性,必須做到:第一,系統需要采用可靠的儀器。第二,應在監測期間保護好測點。
2)多層次監測原則:
多層次監測原則的具體含義有四點:①在監測對象上以位移為主,兼顧其他監測項目;②在監測方法上以儀器監測為主,并輔以巡檢的方法;③在監測儀器選擇上以機測儀器為主,輔以電測儀器;④應分別在地表、臨近建筑物與地下管線上布點,以形成具有一定測點履蓋率的監測網。
3)重點監測關鍵區的原則:
4)方便實用原則:
5)經濟合理原則:
7、常規監測主要有:
地表沉降、地面建筑物沉降、傾斜及裂縫、隧道拱頂下沉及水平收斂、支護結構內力、臨時支護內力、地下水位、地中土體垂直位置、地中土體水平位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