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程質量不合格或質量缺陷而引發或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工期延誤、設備人身安全或影響使用功能的即構成質量事故。工程質量事故具有復雜性、嚴重性、可變性和多發性的特點。正確處理好工程的質量事故,認真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改進質量管理體系,預防質量事故的發生,使工程質量事故減少到最低程度,是質量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與任務。
1、質量事故的調查
對收集到可能引發事故的原因進行整理,按"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內容進行歸納,形成質量事故調查的原始資料。
2、質量事故的分析
3、質量事故調查報告的內容
4、案例
⑴ 背景
某公司在北京冬季承建一大型鋼結構,由于工期緊,A公司將鋼結構預制分包給B公司,B公司施工人員不足,臨時招聘了一批鉚工和焊工,在進行了短期崗位培訓后上崗操作,由于趕工期,B公司在施工工藝編制時,沒有按通用工藝布置焊接順序和定位焊的數量,對焊接的反變形量也沒有計算,要求工人根據經驗確定。B公司在現場制作了組合式預制架和夾具等工裝,但在組合架未調試結束、夾具數量不足、A公司尚未批準施工方案的情況下就開始施工。施工中對在運輸中變型的型鋼進行調直,但沒有達到規程要求就開料加工,對下料超差的構件也沒有及時修整。在構件組合時,有些數據未達到規程要求就進行點焊,焊接時沒有嚴格執行工藝紀律,焊接電流時大時小,焊接速度忽快忽慢,對已完成的預制構件也沒有及時檢查。結果在A公司進行組裝時由于預制構件焊接變形超標而無法組焊。
⑵ 問題
① 該質量事故由誰組織調查小組,調查小組由哪些人員參加。
② 試用因果分析法找出造成質量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 質量事故調查報告的主要內容。
⑶ 分析
① 該質量事故應由A公司項目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為首組建調查小組,調查小組人員應包括:A公司技術、質量專業管理人員、有經驗的技術工人、B公司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技術質量管理人員及主要預制施工班組的班組長。
考試大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