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成本涉及的范圍很廣,需要分析的內容很多,那么在不同的情況下應該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除包括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算法、比率法等基本的分析方法之外,還有綜合成本的分析方法、成本項目的分析方法和專項成本的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環置換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后逐個替換,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因素分析法的計算步驟如下:
1、確定分析對象,計算實際與目標數的差異。
2、確定該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的,并按其相互關系進行排序(排序規則是:先實物量,后價值量;先絕對值,后相對值)。
3、以目標數為基礎,將各因素的目標數相乘,作為分析替代的基數。
4、將各個因素的實際數按照已確定的排列順序進行替換計算,并將替換后的實際數保留下來。
5、將每次替換計算所得的結果,與前一次的計算結果相比較,兩者的差異即為該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6、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應與分析對象的總差異相等。
【示例】
某單位產品1月份成本相關參數如下表,用因素分析法計算,單位產品人工消耗量變動對成本的影響是( ?。┰?。
項目 | 單位 | 計劃值 | 實際值 |
產品產量 | 件 | 180 | 200 |
單位產品人工消耗量 | 工日/件 | 12 | 11 |
人工單價 | 元/工日 | 100 | 110 |
A.-20000
B.-18000
C.-19800
D.-22000
解析:A
順序 | 因素置換 | 計算式 | 結果(元) |
第一次替代 | 產品產量 | (200-180)×12×100 | 24000 |
第二次替代 | 人工消耗量 | 200×(11-12)×100 | -20000 |
第三次替代 | 人工單價 | 200×11×(110-100) | 22000 |
總計 | 200×11×110-180×12×100 | 26000 |
【練一練】
某商品混凝土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對比如下表,關于其成本分析的說法,正確的有( ?。?。
項目 | 單位 | 目標 | 實際 |
產量 | m3 | 600 | 640 |
單價 | 元 | 715 | 755 |
損耗率 | % | 4 | 3 |
A.產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8600元
B.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差額是51536元
C.單價提高使成本增加了26624元
D.該商品混凝土目標成本是497696元
E.損耗率下降使成本減少了4832元
解析:選項ADE正確。
已完工作實際費用=500×9000=450萬元
已完工作預算費用=400×9000=360萬元
計劃工作預算費用=400×8000=320萬元
費用偏差=已完工作預算費用-已完工作實際費用=-90萬元,費用超支
進度偏差=已完工作預算費用-計劃工作預算費用=40萬元,進度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