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匯率波動的原因很多,但是匯率制度的影響最大。不同的匯率制度,規定了匯率制定、波動的準則,并為全世界普遍接受和履行,由此產生不同的匯率變動規律,金本位制和固定匯率制下的匯率波動比較規范,也能事先進行預測并加以利用,但波動范圍很小,因此外匯風險很小,常被人們忽略。
自1973年浮動匯率制確立以來,匯率變動反復無常,主要貨幣如美元、馬克、日元之間的匯率大起大落。由于世界各國執行不同的匯率制度,一般情況下,發達國家實行自由浮動或聯合浮動,新興工業國家實行彈性浮動,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大都實行釘住浮動。 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投資自由化的發展,又由于存在不同的決定匯率的原則,各國之間經濟的相互依賴加強,貨幣政策間的合作也日趨密切,特別是電訊網絡的飛速發展,使匯率波動在國際間相互快速傳遞,更增加了匯率波動的復雜性。從當前世界貨幣體系看,在浮動匯率制下要重點把握美元、歐元、日元的走向,這三種貨幣構成90%以上的國際儲備和國際支付手段,其他國家的貨幣基本上釘住這三種貨幣,因此,美元、歐元和日元之間匯率的波動成為浮動匯率制下匯率波動的主旋律。這三種貨幣基本上實行的是自由浮動,也就是按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來決定匯率,只要認真分析影響美元、歐元、日元供求的國內外因素,特別是與之相應的國家和地區的股市的關系,就可以對它們的走向進行預測。
對于實行釘住匯率制的貨幣,其波動主要取決于被釘住的貨幣,因而應該首先把握被釘住貨幣的波動情況,并了解兩種貨幣間的釘住原則,才能較準確地預測實行釘住匯率制的貨幣的運行軌跡。實行彈性匯率制的貨幣,其波動介于自由浮動和釘住浮動之間,在預測其貨幣走向時,既要考慮這種貨幣本身的供求關系,又要考慮被釘住貨幣的變動以及其它一些引起該貨幣彈性浮動的指標。
特別要指出的是,浮動匯率制賦予了各國自主決定匯率的權利,因此各國都能按有利于本國經濟發展的目標來干預外匯市場,使匯率確定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因此,各國央行頻繁干預外匯市場,成為外匯市場居領導地位的參與者。特別是主要貨幣國加強貨幣合作,共同干預外匯市場,對匯率波動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相關推薦: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