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衍生品市場創新建立的初期,投資者對新品種的理解不夠深刻,市場成熟度較低,比較容易出現錯誤定價的機會。
在市場牛熊轉折的時點,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引導股票市場的波動,如果股票市場不能及時反映相關信息,則容易造成期貨和現貨市場的價格異常波動,套利機會也將隨之出現。
新興金融市場對突發事件是比較脆弱的,而期貨市場是價格發現的前導,一旦出現突發事件,期貨市場經常會率先反映,這種情況也非常容易導致套利機會的發生。
根據股利發放集中時期現指可能出現溢價情況來捕捉套利機會。
套利的風險點
股指期貨與現貨指數之間的套利交易并不是完整的無風險套利,在套利操作過程中,面臨著如下的風險:
1.套利操作過程中會面臨指數期貨保證金追加風險,若投資資金調度不當,可能迫使指數期貨套利部位提前解除,造成套利失敗。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現金比例,掌握好資金調度,以規避保證金追加風險。
2.進行反向套利(初期買指數期貨、賣現貨指數)時,如果相應操作為融券情況,在賣空現貨指數后股票大漲情形下,套利操作將面臨保證金追加風險,從而加大資金投入額,稀釋利潤。另外,套利操作過程中融券的股票可能會出現暫停交易、除權除息等情況,造成融券的股票必須強制回補,而使模擬股票組合中部分股票部位暴露在風險中,阻礙套利交易進行。
3.進行套利操作時,套利部位必須迅速建構完成,否則期貨與現貨關系會改變。而短期間進場買進或賣出大規模的現貨,會造成供需失衡進而影響現貨價格變化,使得最后成交價與買賣價格出現差距產生買賣價差,即市場沖擊成本。因此,因為不同股票的流動性不一致,因此市場沖擊成本需要被估計。如果此成本被低估,套利可能轉為套損,因此合適地控制市場沖擊成本將是套利成功關鍵之一。
4.在以持有成本模型和期貨預期理論來構建套利操作時,因為股利的預期成為期貨理論價格估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股利發放的不確定性成為套利操作中的風險因素。
相關推薦: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