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關于故意的認識內容,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2011年卷二單選第5題)
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為人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違法性
B.成立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要求行為人認識到物品的淫穢性
C.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為人認識到賣淫的是幼女
D.成立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要求行為人認識到對方是境外的機構、組織或者個人,沒有認識到而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
【答案】D
【考點】犯罪故意的認識因素
【解析】《刑法》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犯罪故意包括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兩個方面的內容。犯罪故意的認識因素是對犯罪構成客觀事實特征的認識,具體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對犯罪客體或犯罪對象情況的認識;(2)對行為性質的認識;(3)對危害結果的認識。
選項A說法正確。對行為性質的認識包括對其行為的內容、作用的認識。對行為性質的認識是否包括對違法性的認識?這是一個理論上存在較大分歧的問題。根據我國的實踐情況,一般來講,認識到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而具有社會危害性,自然也會知道這種行為是法律所禁止的。所以沒有必要把違法性認識作為犯罪故意的內容,以防止行為人借此逃避制裁。因此,一般來講,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為人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違法性。
選項B、C說法正確。認識某種犯罪客體的事實情況,是成立某種犯罪故意的條件之一。如果行為人沒有認識到其行為所侵犯的客體,就不可能具備該種犯罪故意。因此,成立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要求行為人必須認識到自己販賣的是淫穢的物品并且具有牟利的目的,否則不成立本罪。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為人明知與其發生性關系的是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
選項D說法錯誤。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要求行為人必須明知自己所掌握的是國家秘密或情報,而故意為境外機構、組織、個人非法提供,但倘若不知道對方為境外機構、組織、個人而提供的,可能成立故意或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而不是不成立任何犯罪。
6.關于過失犯的論述,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2011年卷二單選第6題)
A.只有實際發生危害結果時,才成立過失犯
B.認識到可能發生危害結果,但結果的發生違背行為人意志的,成立過失犯
C.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
D.過失犯的刑事責任一般輕于與之對應的故意犯的刑事責任
【答案】C
【考點】過失犯罪
【解析】選項A說法正確。《刑法》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因此,過失犯罪必須以犯罪結果的發生作為成立犯罪的條件,否則,僅有過失而沒有危害結果的,不成立犯罪。
選項B說法正確。過失犯對結果的發生既不是希望的,也不是放任的,結果的發生一定是違背行為人意志的。
選項C說法錯誤。《刑法》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因刑事責任只有在刑法中才有規定,因此,這里的“法律”僅限于“刑事法律”,而不是泛指任何法律。
選項D說法正確。過失犯罪是因行為人的過失導致的,犯罪結果的發生不是行為人希望的結果,這與故意犯罪中行為人積極追求或放任不同。根據刑法的主客觀一致原則,法律對過失犯的處罰一般比與之對應的故意犯刑事責任較輕。
7.乙基于強奸故意正在對婦女實施暴力,甲出于義憤對乙進行攻擊,客觀上阻止了乙的強奸行為。
觀點:
①正當防衛不需要有防衛認識
②正當防衛只需要防衛認識,即只要求防衛人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
③正當防衛只需要防衛意志,即只要求防衛人具有保護合法權益的意圖
④正當防衛既需要有防衛認識,也需要有防衛意志
結論:
A.甲成立正當防衛
B.甲不成立正當防衛
就上述案情,觀點與結論對應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2011年卷二單選第7題)
A.觀點①觀點②與a結論對應;觀點③觀點④與b結論對應
B.觀點①觀點③與a結論對應;觀點②觀點④與b結論對應
C.觀點②觀點③與a結論對應;觀點①觀點④與b結論對應
D.觀點①觀點④與a結論對應;觀點②觀點③與b結論對應
【答案】A
【考點】正當防衛
【解析】解題關鍵是弄清出題人的意圖(所問為何),不要受正當防衛既有定論觀點(必須有防衛認識和防衛意志)的影響。題干交代案例中,甲認識到不法侵害正在發生(有防衛認識),出于義憤攻擊乙(非為保護他人合法權益,無防衛意志),客觀上制止了不法侵害(產生了正當防衛的效果),如果正當防衛沒有防衛認識要求(觀點①)或僅有防衛認識要求(觀點②),則甲的行為均能成立正當防衛(結論A);一旦正當防衛有防衛意志的要求(觀點③和觀點④),則甲的行為便不成立正當防衛(結論B)。
8.經被害人承諾的行為要排除犯罪的成立,至少符合下列4個條件:
①被害人對被侵害的_____具有處分權限
②被害人對所承諾的_____的意義、范圍具有理解能力
③承諾出于被害人的_____意志
④被害人必須有_____的承諾
下列哪一選項與題干空格內容相匹配?( ) (2011年卷二單選第8題)
A.法益——事項——現實——真實
B.事項——法益——現實——真實
C.事項——法益——真實——現實
D.法益——事項——真實——現實
【答案】D
【考點】被害人承諾
【解析】被害人的承諾在符合一定條件時,可以排除損害被害人法益的行為的違法性。經被害人承諾的行為符合下列條件時,才能排除犯罪的成立:(1)承諾者對被侵害的法益具有處分權;(2)承諾者必須對所承諾的事項的意義、范圍具有理解能力;(3)承諾必須出于被害人的真實意志,戲言性的承諾、基于強制或者威壓作出的承諾,不排除犯罪的成立;(4)必須存在現實的承諾;(5)承諾至遲必須存在于結果發生時,被害人在結果發生前變更承諾的,則原來的承諾無效;(6)經承諾所實施的行為不得超出承諾的范圍。
2013年司法報考信息:2013司法考試時間|報名時間|報考指南 在線咨詢
考生練筆:2011-2013年司法考試免費模擬試題及答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章節試題及答案
國家司法考試《卷二》歷年真題及答案分析匯總
司法考試行政法案例試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