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關于在行政訴訟中法庭對證據的審查,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2010年卷二單選第49題)
A.從證據形成的原因方面審查證據的合法性
B.從證人與當事人是否具有利害關系方面審查證據的關聯性
C.從發現證據時的客觀環境審查證據的真實性
D.從復制件與原件是否相符審查證據的合法性
「答案」C
「考點」對證據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的審核認定
「解析」選項A、D錯誤。《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第55條規定,法庭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從以下方面審查證據的合法性:(一)證據是否符合法定形式;(二)證據的取得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和規章的要求;(三)是否有影響證據效力的其他違法情形。從證據形成原因、復制件與原件是否相符這兩方面審查的是證據的真實性。
選項B錯誤。審查證據的關聯性應該從證據材料是否與案件事實之間存在內在聯系方面進行審查,而不是從證人與當事人是否具有利害關系方面審查。
選項C正確。《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第56條規定,法庭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從以下方面審查證據的真實性:(一)證據形成的原因;(二)發現證據時的客觀環境;(三)證據是否為原件、原物,復制件、復制品與原件、原物是否相符;(四)提供證據的人或者證人與當事人是否具有利害關系;(五)影響證據真實性的其他因素。
50.2009年2月10日,王某因涉嫌詐騙被縣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24日,縣檢察院批準逮捕王某。4月10日,縣法院以詐騙罪判處王某三年有期徒刑,緩期二年執行。5月10日,縣公安局根據縣法院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對王某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王某上訴,6月1日,市中級法院維持原判。王某申訴,12月10日,市中級法院再審認定王某行為不構成詐騙,撤銷原判。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2010年卷二單選第50題)
A.因王某被判無罪,國家應當對王某在2009年2月10日至12月10日期間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B.因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緩期執行,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C.因王某被判無罪,國家應當對王某在2009年6月1日至12月10日期間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D.因王某被判無罪,國家應當對王某在2009年2月10日至5月10日期間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答案」D
「考點」國家賠償
「解析」根據修正后的《國家賠償法》第17條(舊法第15條)的規定得知,對于限制人身自由時的司法賠償范圍僅限于拘留、逮捕及已經執行刑罰的情形。取保候審是責令相對人提供保證人或繳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并不屬于《國家賠償法》規定的賠償范圍。本案中,王某再審認定為無罪,則對其在拘留與逮捕期間人身自由受到剝奪,應當予以賠償。對王某的賠償期間應由2009年2月10日王某被刑事拘留開始計算,至5月10日縣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為保候審為止。一審中縣法院判決王某三年有期徒刑緩期二年執行,緩刑并未在監獄執行,并未對王某的人身自由進行剝奪,故對此部分國家不須賠償。
(2009年)
39.下列哪一選項符合規章制定的要求?( )
A.某省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將其制定的規章定名為“條例”
B.某省政府在規章公布后60日向省人大常委會備案
C.基于簡化行政管理手續考慮,對涉及國務院甲乙兩部委職權范圍的事項,甲部單獨制定規章加以規范
D.某省政府制定的規章既規定行政機關必要的職權,又規定行使該職權應承擔的責任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規章的制定。
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第六條的規定,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但不得稱“條例”。故A項說法錯誤。
根據《立法法》第89條規定,規章應當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內報有關機關備案。具體為: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故B項說法錯誤。
根據《立法法》第72條規定,涉及兩個以上國務院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應當提請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制定規章。所以C項甲部單獨制定規章是錯誤的。
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第4條第2款規定,制定規章,應當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有關行政機關必要的職權的同時,應當規定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D項說法正確。
40.2001年原信息產業部制定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簡稱《辦法》)規定“經營許可證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經營的,應提前90日,向原發證機關提出續辦經營許可證的申請。”2003年9月1日獲得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有效期為五年)的甲公司,于2008年擬向原發證機關某省通信管理局提出續辦經營許可證的申請。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因《辦法》為規章,所規定的延續許可證申請期限無效
B.因《辦法》在《行政許可法》制定前頒布,所規定的延續許可證申請期限無效
C.如甲公司依法提出申請,某省通信管理局應在甲公司許可證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準予延續的決定
D.如甲公司依法提出申請,某省通信管理局在60日內不予答復的,視為拒絕延續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申請延續行政許可的程序。
《行政許可法》第50條第1款規定,被許可人需要延續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的有效期的,應當在該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向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提出申請。但是,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本題中,《辦法》屬于部門規章,是上述規定但書范圍,故AB項說法錯誤。
《行政許可法》第50條第2款規定,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被許可人的申請,在該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準予延續的決定;逾期未作決定的,視為準予延續。故C項說法正確,D項說法錯誤。
41.經甲公司申請,市建設局給其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該局在復核中發現甲公司在申請時報送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已經超過有效期,遂依據《行政許可法》規定,撤銷該公司的規劃許可證,并予以注銷。甲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市建設局撤銷甲公司規劃許可證的行為屬于下列哪一類別?( )
A.行政處罰
B.行政強制措施
C.行政行為的撤銷
D.行政檢查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行政行為的判斷。
《行政許可法》第69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二)超越法定職權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四)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準予行政許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
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
本題甲公司在申請行政許可時報送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已經超過有效期,屬于上述規定第(四)種情形,市建設局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該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是具體行政行為,故這種行為屬于行政行為的撤銷。故C項說法正確。
2013年司法報考信息:2013司法考試時間|報名時間|報考指南 在線咨詢
考生練筆:2011-2013年司法考試免費模擬試題及答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章節試題及答案
國家司法考試《卷二》歷年真題及答案分析匯總
司法考試行政法案例試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