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之路:信心與堅持
2007年11月22日,感恩節。司考成績恰在這一天公布,我以417分通過。收獲的快樂使我感慨萬千,雖然司考剝奪了我與親友共聚的歡樂,讓我沉浸在巨大的壓力、孤獨和枯燥之中,但煉獄般的備戰,是磨練意志的過程,是樹立信心的過程,也是憧憬未來的過程,它照亮了我的法律之路,賦予我勇往直前的動力。所有這些,我希望與懷揣法律夢想的朋友共同分享。
樹立信心,尋找動力。我在海淀檢察院工作已經四年,四年的時間,使我成為海淀檢察院這塊“人才聚集地”里為數不多的“高齡考生”,繁重的工作使我沒有整塊的復習時間,非法律專業本科學歷造成的法律功底薄弱使我感到萬分沮喪。正當我迷茫氣餒的時候,領導的信任、同事的支持、朋友的鼓勵、親人的關心,使我找到了奮斗的動力和必勝的信心,此時,司考已經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它寄托著很多的感情,所有的情結凝聚出一個信念:我必須通過!
制定計劃,嚴格執行。司考被譽為“天下第一考”,其考試范圍之廣、記憶點之多,要求考生必須高效規劃有限的復習時間。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根據自身特點(如法律基礎、學習時間、記憶規律、身體狀態等方面)制定科學的復習計劃。可以使我們有效利用時間,時刻關注自身的進步,捕捉成就感,避免不必要的焦慮,逐步提升自信心,達到考試的最佳狀態。因此在復習伊始我就制定了詳細的復習計劃,然而,計劃的執行往往比制定困難百倍。惰性人皆有之,司考使生活變成了書山題海,平時就難以抗拒的球賽在枯燥的復習階段更是充滿了誘惑。在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的選擇中,天平傾斜的砝碼就是:今天的學習計劃還沒有完成!只有嚴格執行計劃,才能達到你預期的效果。
分秒必爭,以小聚大。在職準備司考,復習時間少是巨大難題。這確實需要科學合理利用時間,將零碎的時間聚集整合。針對這種情況,我將復習時間作了如下規劃:一是利用上下班的路途時間聽司考講座,“聽書”配合“看書”;二是利用中午部分休息時間看司考案例。中午大腦較為疲勞,司考案例生動有趣,有利于提升學習效果;三是報一個周末司考輔導班利用周六、日全天學習。周末司考班平時不上課,但陣線較長,往往持續3至4個月。這對在職考生非常適合,平時晚上非常疲勞,往返奔赴司考班,效果不佳;四是脫產時間集中復習,對前期復習內容進行強化記憶,將重點難點梳理歸類,達到效果最大化。
借鑒經驗,尋求捷徑。司考雖然難度較大,但畢竟屬于考試,是考試就有考試的規律,也就有相應的技巧。“做真題”已成為各大司考班共同推崇的捷徑。我對此也深有體會。2006年第一次參加司法考試,只是將歷年真題做了3遍,將涉及知識點重點記憶,就取得344分的成績,可見,歷年真題是一件法寶。同時,借鑒他人成功經驗也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備考時,我借鑒了朋友的經驗:一是敢于放棄。有位司考講師曾說過:“司法考試就是一門放棄的藝術”,有限的時間,浩瀚的知識點,敢于放棄小部分,就會集中精力抓住重點部分;二是選擇權威教材。一部重點突出、體系清晰的輔導書,無疑會為你的復習節約時間,使你少走彎路,直奔主題;三是考前及時捕捉考試信息。司考前,利用一些時間與網友考友交流,或在講師博客上瀏覽考前預測,都會使你受益匪淺。
我的司考之路已到終點,是終點也是起點,它會載著我的法律夢想,陪我堅定地走在檢察道路上。
(作者單位: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