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之以恒看到、也聽到不少人僅用了一個月,四十天就通過司考。佩服之余,卻知道自己根本沒辦法做到這么瀟灑。我是所謂的法學科班出身。本科階段,雖然也屬于考前手忙腳亂狂背重點型,但平時幾乎每堂課都會去上,每次作業必交。研究生階段雖然渾渾噩噩,但也是從研一下半年開始著手準備司考的,研一將近三個月,研二將近兩個月,總體下來,從著手準備到考試通過,用了也將近五個月。大家都知道,司考考查的內容還是很多的。這些內容還是需要一定時間來認知——熟悉——遺忘—— 再學習的。所以還是需要靜下心來,好好準備一下。不必每天十小時,但扎扎實實看三個月我覺得還是需要的。司考的過程不僅是身體上的疲勞,精神上的壓力也不小。尤其是那個看過——忘——再看過——再忘的過程、看了書全懂,一做真題全錯的過程本身就是對我們的一種煎熬。無論這中間有多少挫折,有多少沮喪,只要我們做到善始善終,力爭用最平靜最平和的心態堅持學習到考試前那一天,我們就基本上成功了。司考,付出了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的。
二.理解加記憶的確,司考是考法條。我們是要死記硬背些東西的。但是直接考查法條表面的并不多,更多考查的是法條背后的東西——蘊涵的法理。復習時,我們不妨多思考一下法律如此這般規定的立法目的是什么。這些東西更側重于理解。有些題,在我們并未看到過法條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通過積累的法理知識正確的推出正確答案。而且,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可以記的更牢固。第一年備考,出于自己對自己學習方法的偏執,只買了法律出版社的三大本教材和一本真題。真題一套都沒做完,但這三大本卻踏踏實實看了三遍。
考試時,雖然腦子里完全記不得具體的法律規定,腦子里記的東西只適合于答簡答題,但最后還是考了341分,第一卷居然還有111 分。現在回頭來看,只看這三大本過關的確很難。一來這套教材面面俱到,主次不分,考點非考點不分,這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我們花大把時間記下的卻可能根本就不是考查范圍,而且還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但是,如果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覺得還是應當把這三本書系統的看一遍,這樣不僅有助于鞏固我們的法律基礎促進我們對法條的理解,而且能讓我們在腦海中建立起各部門法的宏觀體系,對部門法的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就我個人來說,法理部分、法制史部分必須看這本教材,沒有任何一本培訓機構的教材可以媲美這本書這部分的講解。司考一卷中除了經濟法、國際經濟法部分外,看看教材也是絕對有益無害的。這兩次考試,我一卷得分都比較高應該得益于此。在看過教材或者多少有些法學基礎的情況下就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熟悉重點內容、重點法條上面了。
第二次備考買了萬國的六大本和它的《重點法條解讀》。六大本好多人都說很好,可看過幾本之后我一來覺得看過之后印象不深刻、記憶效果不好。雖然它較之法律出版社的三大本已經刪減了好多,可還是覺得有點羅嗦,厚厚的一大本做不到一目了然。所以后來就沒再看,而是著重看了《重點法條解讀》。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我,該精簡的精簡,需要論述的地方又會適當加以解釋。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尤其適合考試后期的背誦性強化記憶。當然不可否認,第一年打下的比較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是幫我在第二年省了很大功夫的,為我下一步直接看這本《重點法條解讀》做好了鋪墊,讓我可以順利過渡到這個環節。另外,我覺得《重點法條解讀》正版里附的那個光盤講的很好,很精華。可以找來多聽幾遍,還是有好處的。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