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關于消費者李某等人協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下列意見何者為正確?
A.有權就其所受損失要求乙廠賠償
B.有權就其所受損失要求本市電視臺賠償
C.有權就其所受損失要求銷售乙廠產品的商場賠償
D.有權就其所受損失要求王某賠償
答案:AC
考點:消費者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解析:《產品質量法》第43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于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于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由此應選AC項。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9條規定:“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廣告的經營者發布虛假廣告的,消費者可以請求行政主管部門予以懲處。廣告的經營者不能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本題中并不存在“廣告的經營者不能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情形,因此不應選B項。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可見D項是沒有法律依據的,不應選。
(2004年)
87.某縣政府以“振興本縣經濟”為由,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外,批準征用農用地15公頃(包括基本農田5公頃),供該縣經濟開發總公司建設工業園區。對該批準行為的下列表述何者為正確?
A.縣政府無權批準征用基本農田,也無權批準該宗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
B.縣政府無權批準征用基本農田,但有權批準該宗農用地除去基本農田以外的部分轉為建設用地
C.縣政府可以先將該基本農田轉為一般農用地,然后批準該宗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
D.縣政府可以先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然后在該規劃范圍內批準該宗農用地除去基本農田以外的部分轉為建設用地
答案A
解析:《土地管理法》第45條第1款規定:“征用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一)基本農田;(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項的;(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項的。”第21條規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行分級審批。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報國務院批準。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一百萬以上的城市以及國務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批準。本條第2款、第3款規定以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逐級上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其中,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可以由省級人民政府授權的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一經批準,必須嚴格執行。”第26條第1款規定:“經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改,須經原批準機關批準;未經批準,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土地用途。”第44條規定:“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拙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準。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準。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本條第2款、第3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由以上法條規定可知:本題惟有A項正確。
88.農民甲將化肥廠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己的農田灌溉,造成農作物死亡,甲要求化肥廠承擔賠償責任。下列關于此案的說法何者為正確?
A.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其行為違法與否,不影響民事責任的確定
B.農民甲無須承擔任何舉證責任
C.化肥廠如否認自己侵權,必須負舉證責任
D.化肥廠如能證明自己排放的污水沒有超標,可免于承擔責任
答案:AC
解析:眾所周知,我國對于環境侵權實行“無過錯責任”,因此A正確;《民訴意見》第74條規定:“在訴訟中,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但在下列侵權訴訟中,對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被告否認的,由被告負責舉證:(1)因產品制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2)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3)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4)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5)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6)有關法律規定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的。”根據該條第(3)項規定,可知C正確;((民訴證據規定》第2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據此法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辦法》的規定,可知D項錯誤。
2013年司法報考信息:2013司法報名條件|2013司法考試時間|報名時間|報考指南 在線咨詢
考生練筆:2011-2013年司法考試免費模擬試題及答案
司法考試分科章節練習試題
2012年國家司法考試真題匯總
國家司法考試《卷一》各科目考點練習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