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法院在網絡、微信等平臺上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以督促其履行義務,不少失信被執行人迫于“面子”和輿論壓力主動找到法院配合執行。對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確的?( )【2017】
A、道德問題的有效解決總是必須依賴法律的強制手段
B、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有助于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
C、法律的有效實施總是必須訴諸道德譴責和輿論壓力
D、法律與道德具有概念上的必然關系,法律其實就是道德
【正確答案】 B
2、某縣醫院在兩個月內連續發生5起“醫鬧”事件,當地公安部門開展了“打擊醫鬧專項行動”,共處理涉嫌違法、犯罪人員24人,但“醫鬧”仍時有發生。之后,該縣政府倡導發揮相對獨立的第三方醫患調處組織的作用,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來解決問題。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2017】
A、第三方醫患調處組織的處理決定具有國家強制力
B、“醫鬧”的解決依賴源頭治理,國家機關不應介入
C、“醫鬧”的存在說明法律在矛盾化解中的權威地位仍待加強
D、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不利于公正地解決醫患矛盾
【正確答案】 C
3、甲和乙系夫妻,因外出打工將女兒小琳交由甲母照顧兩年,但從未支付過撫養費。后甲與乙鬧離婚且均不愿撫養小琳。甲母將甲和乙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撫養費2萬元。法院認為,甲母對孫女無法定或約定的撫養義務,判決甲和乙支付甲母撫養費。關于該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16】
A、判決是規范性法律文件
B、甲和乙對小琳的撫養義務是相對義務
C、判決在原被告間不形成法律權利和義務關系
D、小琳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之一
【正確答案】 B
4、有法諺云:“法律為未來作規定,法官為過去作判決”。關于該法諺,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2016】
A、法律的內容規定總是超前的,法官的判決根據總是滯后的
B、法官只考慮已經發生的事實,故判案時一律選擇適用舊法
C、法律絕對禁止溯及既往
D、即使案件事實發生在過去,但“為未來作規定”的法律仍然可以作為其認定的根據
【正確答案】 D
5、趙某因涉嫌走私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被立案偵查,在此期間逃往A國并一直滯留于該國。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2015】
A、該案涉及法對人的效力和空間效力問題
B、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原則,趙某不在中國,故不能適用中國法律
C、該案的處理與法的溯及力相關
D、如果趙某長期滯留在A國,應當適用時效免責
【正確答案】 A
6、卡爾·馬克思說:“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法官除了法律沒有別的上司。”對于這句話,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確的?( )【2015】
A、法官的法律世界與其他社會領域(政治、經濟、文化等)沒有關系
B、法官的裁判權不受制約
C、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但必須是法律的奴仆
D、在法律世界中(包括在立法領域),法官永遠是其他一切法律主體(或機構)的上司
【正確答案】 C
7、關于法與人權的關系,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 【2014】
A、人權不能同時作為道德權利和法律權利而存在
B、按照馬克思主義法學的觀點,人權不是天賦的,也不是理性的產物
C、人權指出了立法和執法所應堅持的最低的人道主義標準和要求
D、人權被法律化的程度會受到一國民族傳統、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
【正確答案】 A
8、《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關于該條文,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2014】
A、規定的是責任自負原則的例外情形
B、是關于法律解釋方法位階的規定
C、規定的是確定性規則
D、是體現司法公正原則的規定
【正確答案】 AC
9、公元前399年,在古雅典城內,來自社會各階層的501人組成的法庭審理了一起特別案件。被告人是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其因在公共場所喜好與人辯論、傳授哲學而被以“不敬神”和“敗壞青年”的罪名判處死刑。在監禁期間,探視友人欲幫其逃亡,但被拒絕。蘇格拉底說,雖然判決不公正,但逃亡是毀壞法律,不能以錯還錯。最后,他服從判決,喝下毒藥而亡。對此,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2013】
A、人的良知、道德感與法律之間有時可能發生抵牾
B、蘇格拉底服從判決的決定表明,一個人可以被不公正地處罰,但不應放棄探究真理的權利
C、就本案的事實看,蘇格拉底承認判決是不公正的,但并未從哲學上明確得出“惡法非法”這一結論
D、從本案的法官、蘇格拉底和他的朋友各自的行為看,不同的人對于“正義”概念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對蘇格拉底審判的理解。
10、一外國電影故事描寫道:五名探險者受困山洞,水盡糧絕,五人中的摩爾提議抽簽吃掉一人,救活他人,大家同意。在抽簽前摩爾反悔,但其他四人仍執意抽簽,恰好抽中摩爾并將其吃掉。獲救后,四人被以殺人罪起訴并被判處絞刑。關于上述故事情節,下列哪些說法是不正確的?( )【2013】
A、其他四人侵犯了摩爾的生命權
B、按照功利主義“最大多數人之福祉”的思想,“一命換多命”是符合法理的
C、五人之間不存在利益上的沖突
D、從不同法學派的立場看,此案的判決存在“唯一正確的答案”
【正確答案】 C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價值沖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