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兒童社會工作,分值占比8-10分,是初級實務歷年考試的重要章節之一。
主要介紹社會工作者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成長、發展的需要,以專業價值觀為指導、科學理論為基礎,充分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和技巧對兒童開展助人服務活動。
1.兒童生存的問題
新生兒健康問題、兒童營養問題
2.兒童發展的問題
貧困的問題、輟學的問題
3.兒童保護的問題
免遭傷害需要
①兒童遺棄的問題:遺棄的嬰幼兒
②兒童遭受體罰和肢體虐待的問題
③兒童被性侵的問題
④兒童被忽視的問題
⑤兒童被拐賣的問題
⑥家庭監護的問題
【2023年真題示例】
1、社會工作者小張在走訪本村留守兒童時發現,留守兒童的輟學營養不良等問題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學業輔導方面仍然有比較突出的需求,上述發現說明該村留守兒童目前面臨的主要是( )問題。
A.兒童生存
B.兒童發展
C.兒童保護
D.兒童參與
根據題干學業輔導方面仍然有比較突出的需求,屬于兒童發展的問題。
(1)以家庭為單位,在社區開展家庭監護評估,篩選風險家庭;
①兒童成長需要的檢測與評估
主要包括:健康狀況、監獄狀況、情緒和行為培養狀況、身份認同的狀況、獲得建立關系的能力狀況、公共形象呈現狀況、自我照顧的技能。
②家庭監護能力的檢測和評估
基本生活照顧的能力、安全保障能力、情感傳遞能力、提供認知刺激能力、指導培養兒童社會生活的能力、保持穩定持久人際關系的能力。
③綜合環境的監測和評估
家庭社會歷史、擴展家庭、住房條件、就業狀況、家庭收入、家庭社會融入、利用社區資源。
(2)評估結果分析
將兒童置于其生活的家庭和社區環境中考察其成長的安全、永久和持續狀態。
兒童安全狀況;兒童環境狀況;兒童健康狀況。
(3)組建家庭工作團隊
從不同視角,獲得對同一個服務對象家庭問題的看法,使信息更加豐富和準確,最大限度滿足家庭服務需求。
(4)開展家庭團隊工作
①界定兒童傷害的家庭風險類型和程度;
②挖掘所有與家庭相關的社會支持網絡;
③根據評估結果,找出家庭在應對兒童成長問題的需求;
④制訂服務計劃;
⑤定期召開會議,討論計劃落實情況,評估服務效果;
⑥及時接案,完成生活轉折。
【2023年真題示例】
1、社會工作者小劉擬采用“以家庭為中心”的方法開展社區兒童服務。小劉對該方法的理解中, 正確的有()。
A.并不是所有家庭都需要社區支持
B.此方法中的家庭是指兒童的原生家庭
C.所有家庭都需要與他人和社會資源有切實聯系
D.社區共建是兒童安全和建立良好家庭關系的基本保障
E.為家庭提供個性化的支持服務有助于提升家庭改變的能力
以家庭為中心方法是指以兒童獲得最佳照顧和保護為目標,針對兒童生活的家庭和社區開展的提升照顧兒童和保護兒童技能,改善社區兒童安全環境的社會工作專業實務方式。這里的家庭既包含兒童的原生家庭,也包含再婚、親屬照看、寄養和收養等不同形式的家庭。【B錯誤】
以家庭為中心的兒童社會工作實務方法的理念是家庭是兒童成長的最佳環境,因此,兒童社會工作保障兒童能夠安全、永久和健康成長的有效方法就是要聯合家庭,讓家庭參與,發揮家庭潛能,并給予家庭支持。具體表述如下:
(1)兒童需要也應該在安全、自由以及沒有虐待和忽視的環境中成長。
(2 )關系緊密的原生家庭對兒童來說是最好的,其次是關系穩定的親屬家庭,或者寄養家庭和收養家庭。
(3 )所有的家庭都需要有社區的支持,都需要與他人和社會資源有切實的聯系。【A錯誤C正確】
(4 )只要對家庭的支持服務能個性化,滿足需要,家庭就有改變的能力。 【D正確】
(5) 只有政府的服務是不夠的,社區共建是保障兒童安全和建立緊密家庭關系的基本保障。【E正確】
①親職輔導:采用個別輔導、家長自助小組和親子互動團體等方式提高親職能力。
②婚姻輔導:以夫妻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夫妻雙方個人身心素養的成長為基礎,提升其對兩性關系和家庭關系的經營能力,最終實現個人身心健康成長、兩性關系改善和家庭關系改善的目標。
③家庭輔導:為有兒童的家庭開展,兒童是其中一員;目的是解決對兒童產生了影響的家庭關系,改善其成長過程中的家庭環境。
④親子關系輔導:是指以父母和子女為對象,以消除兩者之間的矛盾和隔閡,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的專業指導或治療活動。
【2023年真題示例】
1、小明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經常和小明視頻通話,最近,夫妻倆發現小明對視頻通話比較抗拒,不愿意和他們說話,他們很無奈,遂向社會工作者小何求助,針對上述情況,小何應為小明父母提供的服務是( )
A.親職輔導
B.婚姻輔導
C.科學喂養
D.兒童寄養
1. 兒童問題輔導:包括針對兒童自身的問題行為、與他人的人際交往、心理健康問題、身心障礙的康復與治療問題等開展的一系列專業的服務活動。
2. 兒童的娛樂和休閑:戶外球類、室內球類、購物、旅行等
3. 兒童的社會化引導:為處于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提供與其社會化發展需要相符合的社會化引導服務,主要內容包括: (1)自我認同。(2)技能學習。(3)團隊精神。(4)社會責任。
【2023年真題示例】
1、"益路同行“是一個以體驗學習和服務學習為基礎的兒童社會工作項目,擬采用成長小組和社區任務完成等方式,培養兒童的社會責任感。下列做法中,符合這一服務目標的是( )
A.組織社區的親子運動會
B.組織兒童參與社區志愿服務
C.開辦網施兒童治療小組
D.開辦人際交往技能教育小組
包括如下一系列的服務環節和程序。
1.送養兒童信息發布
2. 收養人/收養家庭招募
3. 收養人/收養家庭評估
4. 收養人/收養家庭培訓
5. 送養兒童與收養人/收養家庭適配
6. 辦理收養手續
7. 送養兒童進入收養家庭
8. 收養后跟蹤回訪
9. 評估結案
【2023年真題示例】
1、兒童福利院的社會工作者小陳根據相關規定,為孤兒小宇選擇合適的收養家庭。送養信息發布后,小陳從提交申請的家庭中篩選出3個符合條件的家庭,進行了實地走訪和家庭評估。根據兒童收養服務程序的要求,小陳接下來應該()。
A.對潛在收養家庭進行培訓
B.與收養家庭簽訂正式收養協議
C.為收養家庭辦理收養手續
D.為小宇和擬收養家庭進行適配
1.送養兒童信息發布
2. 收養人/收養家庭招募
3. 收養人/收養家庭評估
4.收養人/收養家庭做好壓力預防培訓
5. 送養兒童與收養人/收養家庭適配
6. 辦理收養手續
7. 送養兒童進入收養家庭
8.收養后跟蹤回訪
9. 評估結案
(一)兒童友好社區的概念
1、兒童友好社區的標志
具體標志包括:兒童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讓兒童與同伴見面和玩耍;保護兒童免遭傷害;有干凈的飲用水和衛生的環境;為兒童提供所需的教育、醫療和緊急庇護服務;能參與家庭、社區和社會生活;能夠在其發展過程中發揮兒童的作用,尤其是在與兒童自身相關的社區事務中。
2、兒童友好社區建設的目的
在一個兒童友好型的社區里,我國目前許多兒童問題都會得到較大改善。
(二)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倡導的內容
1、“兒童友好”即完善社區基本建設
讓全體社區居民了解,干凈的飲用水和衛生的社區環境是兒童和其他所有社區居民健康生存的基本條件,需要得到解決和保障。
2、“兒童友好”即建設安全、益智的兒童游戲場所和設施
要讓全體社區居民了解,安全、益智的游戲和娛樂在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
3、“兒童友好”即健全社區兒童和家庭服務體系
兒童友好需要從家庭做起,包括為兒童的父母提供育兒指導,為兒童的家庭提供排憂解難服務,為兒童提供保護服務。
4、“兒童友好”即創新社區兒童參與工作機制
通過社區參與了解社區和社會,學會參與社會的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成為合格的公民。
(三)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倡導的方法
網絡媒體倡導、名人效應倡導、海報宣傳倡導、講座論壇倡導等常見倡導方法。
【2023年真題示例】
1、某街道社工站擬與社區協同推進兒童友好社區建設,下列計劃實施的活動中,適宜的有()。
A.邀請專家為社區內居民提供育兒指導服務
B.推動社區鏈接資源,滿足兒童的所有需要
C.關閉社區的兒童攀巖設施,保障兒童安全
D.在小區大門至幼兒園的路上增設安全標志
E.聽取兒童對兒童友好社區建設方案的意見
2024年社會工作者備考正當時,考生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打牢基礎。社會工作者《干貨筆記》融合各章思維導圖,讓你快速把握教材脈絡,提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