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背景:
梁姐,未婚,雙親離世,患腦癌多年,無力醫治,生活也無以為繼,患病后經常外出時常常頭暈跌倒;早前幾年經社工介入后,協助案主申請了低保,保障了基本的生活。案主曾眾籌醫療費用但因案主單身無法找到擔保人,后放棄。目前案主病情加重,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且無法自理,無人照顧,出現嚴重的危機。
需求分析:
案主為獨居低保,患有腦瘤多年,目前病情況加重,居家環境相對惡劣,身邊沒有人照顧,社工可以通過協助案主鏈接養老院資源,入住養老院,協助案主重新建立照顧網絡。
理論分析:
社會支持網絡指的是一組個人之間的接觸,通過這些接觸,個人得以維持社會身份并且獲得情緒支持、物質援助和服務、信息與新的社會接觸。依據社會支持理論的觀點,一個人所擁有的社會支持網絡越強大,就能夠越好地應對各種來自環境的挑戰。以社會支持理論取向的社會工作,強調通過干預個人的社會網絡來改變其在個人生活中的作用。特別對那些社會網絡資源不足或者利用社會網絡的能力不足的個體,社工作者致力于給案主以必要的幫助,社工通過協助案主鏈接養老院資源,入住養老院,幫助案主擴大社會網絡資源,另一方面提高其利用社會網絡的能力,重新建立家人間的照顧網絡,得到家人的照顧陪伴。
介入過程概述:
照顧支持:社工向該村的村委反饋案主的情況,并通過村委為案主鏈接一名村內的護工協助照顧案主。同時,發動案主的朋輩支持網絡,為案主募集尿片、衣服等資源,協助案主做好個人自理,令到案主能得到一個干凈的居住環境。
政策支持:考慮案主的病情以及家庭經濟情況,為協助案主鏈接穩定的照顧資源,協助案主了解養老院情況,申請五保戶、殘疾人評定的政策,嘗試通過這些方面完善案主的照顧資源。
服務成效:案主在得到社工服務介入后,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回應,避免出現因無人照顧而危及生命,并獲得政策受惠的條件,這些從另外從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案主的生活成本,也使其合理享受了現有的資源和服務。與此同時社工通過情緒疏導等心理輔導,令到案主的精神壓力有所緩解,對生活持有正向態度。
服務反思:在整個介入過程中,社工的幫扶工作是有限的,案主本身經濟條件有限,加上家人的經濟情況等因素無法送案主入住養老院,因此養老院的照顧資源無法實現;但通過這個過程,能夠引起家人的回應以及細心照顧案主生活,這也是一個好的開始,畢竟家人的照顧才是案主現階段最需要的。
最終經過了幾個月的家人細心照顧下,案主安然的走完了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