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小學幼兒園延遲開學以來,各地教師都忙著上網課,忙著做開學前的準備工作,如今各地中小學陸續開學,疫情開學后教師準備工作要做哪些?
1、做好各校、各班級學生和家長健康情況的摸底排查,并每天上報。
由學校對學生的健康情況進行摸底排查,更能掌握家庭成員近期的身體健康和外出情況,老師們每天要排查的內容有,孩子的體溫,家人是否有疫區出入史,是否有與疫區人員接觸史等,還會將最新疫情發展及確診病例的行程發給家長,讓家長自行對照自己是否有與確診病例接觸史等。 這樣細致的統計排查,一方面可以確保學生的身體健康,也為開學做好準備。
2、對學生進行防疫方面的宣傳教育,讓學生和家長了解防疫的重要性,對個人身體健康做好必要的防護。
每天可以通過班級群,將上級下發的大量疫情發展,疫情防控和個人保護的宣傳教育資料轉發至家長群,并解讀給家長和學生聽。
3、提前準備好開學所要用的防疫物資,比如消毒液,口罩,體溫檢測器等等,做好開學的應急預案。
4、關于教學方面:階梯遞進 深度學習 補齊短板
鑒于學生線上學習效果的不確定性,開學回校后,備課組不急于上新課,通過小測試等方法檢測知識掌握情況,要實施個性化的“零起點”教學,統籌安排分層階梯式教學計劃,使課堂教學與“停課不停學”期間的居家學習有效銜接。
一是找到個性化的“關鍵”起點。學生居家學習情況各異,把握教學起點,老師要了解:學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學生想知道什么、能知道什么,學生網上學習疑難、關鍵性問題有哪些,為什么有這些問題等等,與學生一起找到他的“零起點”。
二是采用多樣化的“滴灌”教學。班級學生掌握情況較好,可將學習新課與補學鞏固講解并行;對于兩極分化的班級進行同伴互助式教學,班內統一教學與課后補學同時進行;對于班內學生知識掌握參差不齊的情況,可采取分層教學;對部分學習困難、注意力不易持久、獨立性自覺性較弱而產生的新學困生,教師應給予特別輔導補教。
三是關注思維發展的“深度”學習。居家線上學習是學習的一種新方式,但相對缺乏教師的監督和引導、同伴的互助和研討,學生的各學科學習往往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在過程探究、思考應用上存在不足。教師應依據學生情況指導學生明晰學科知識體系和內在聯系,建構知識網絡,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相關推薦:教育部官宣:2020年擴大中小學教師招聘 中小學教師擴招啦
熱點推薦:各省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通知匯總
考了教師資格證有什么用?這些福利待遇你知道了嗎?了解>>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進入微信學習群,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