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源于社會、源于生活的。生活中也有不少實例,教師通過新聞軼事、歷史故事等引入新課的方式。導入的內容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具體事例,教師找到切入點,提出新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教師再步步深入,層層剖析,展開新課。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由于生動形象的事例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從而有意于記憶的保持。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素材來導入新課。通過化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不僅能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還有助于使學生養成在生活中的主動探究意識。
如:在學習《金屬和金屬材料》時,就可以先舉一些生活中比較熟悉的電線、保險絲、鋁合金門窗及自行車鋼圈等導入新課。在研究礦物質元素有關性質時,可以從市場上出售的加碘食鹽、含氟牙膏導入。這些貼近生活實際的問題對學生有著自然的吸引力,會使他們自覺地去探索和實踐。
又如:《拓展性課題石油和煤的綜合利用》一節的導入可做如下的設計:大家知道,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而煤是工業的糧食,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煤和石油是非常重要的原料。今天,我們來學習煤和石油,在這節課里,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概況,還可以了解到煤和石油的組成,研究煤和石油的綜合利用。
考試必看:厲兵秣馬,全面備戰教師資格面試
★★★如何順利通過面試★★★48小時免費體驗:面試綜合指導 點擊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