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知識是個彼此有聯系的整體。學生學習的知識主要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理解接受新知識。所以,通過復習一些與本節教學有關的舊知識,以此為導線,導入新課,使這些知識成為新知識的生長點,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更為全面的理解新知識。學生的學習實質是在舊知識形成理性基礎之上,使舊知識擴展形成一個新理念,從而使新舊知識相互結合,構成新的知識結構。因此,新知識傳授開始時,通過復習再現學生原有知識內容中與新知識相聯系的有關內容,教師很容易提出新的課題,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新課的角色。這樣,有利于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利于促進知識的系統化,有利于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提供了極為方便的學習條件。
例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節課的導入可做如下的設計:先復習氧氣的實驗室制法,然后和學生一起總結出學習氣體的實驗室制法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要研究實驗室制法的化學反應原理,就是要研究在實驗室條件下,可用什么藥品、通過什么反應來制取這種氣體。(2)需要研究制取這種氣體所采用的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3)需要研究如何驗證制得的氣體就是所要制取的氣體。然后就運用上面所總結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共同研討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考試必看:厲兵秣馬,全面備戰教師資格面試
★★★如何順利通過面試★★★48小時免費體驗:面試綜合指導 點擊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