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新課程理念,你認為現代中學課堂教學應具備哪些基本特征
()基礎性(基礎教育的特點;面向全體,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2)民主性(師愛生,生敬師,教學相長;師生人格平等;重視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融洽,和諧,人格健全發展)
(3)活動性(學生自主的,能動的活動,主體活動地位;學生有多種活動的時空,能充分體驗,交流,表現)
(4)層次性(針對學生認知,心理,社會化程度等差異性,制訂目標,過程,評價和發展的層次性)
(5)開放性(打破時空限制,課堂與社會,生活等結合;打破內容限制,體現學科與STSE相結合得思想;多項交流,多元化的教學體系)
(6)藝術性,實效性(優化組合各種教學資源,各種關系和諧,共振,報考的過程美;最少的時間,最佳的效果).
2.一堂好課應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一般來說,一堂好課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明確;
(2)教學內容正確;
(3)教學方法恰當;
(4)課堂組織得當;
(5)師生積極性高;
(6)教學效果顯著.
3.為更好地體現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們的課堂教學設計應堅持哪些原則
既要克服教師為中心,又要避免學生為中心;
既要重視知識學習,又要注意能力培養;
既要重視教法,又要重視學法;
既要發揮教師主體作用,又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既要教書,又要育人.
【克服教師,教室,教材為中心的傾向,力求具有生活化,綜合化,信息化特點.】
4.簡要說明:為更好地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我們的課堂教學設計應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4分)
⑴體現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和能力要求,突出素質教育和方法論教育因素;
⑵優化教學過程和方法,注意能夠正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理解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情境設計,并做到容量適中,恰當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⑶確定教學基本思路,包括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作用的教學情境設計和學習方法指導,教學重點難點及其突破方法,當堂鞏固性練習及課后作業要求,體現教學全過程的板書設計等.
(對于本題能夠基本準確地表述三個方面觀點的要求即可給6分)
5.根據新課程改革和新課程標準所體現的新理念,你怎樣看待學科教材在教學實踐中的作用
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學的線索;
教材不是廢紙,而是教學的工具;
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為教學服務.
6.有人認為,開發課程資源是課程專家的事情,與一般學校和基層的教師學生沒有關系.談談你的見解.
根據融合,開放,發展的課程觀,課程資源主要包括文本資源,音像資源,實物資源,人力資源等;所有學校和廣大師生都應該是課程建設的參與者.為了充分發揮課程資源的人文教育功能,優化教學資源組合,有效地實施課程目標,應鼓勵各地各學校的廣大教師和學生,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積極創造和利用課程資源.
7.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應遵循哪些原則
目的性原則——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選擇課程資源.
綜合性原則——盡量組合不同類型的資源,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實效性原則——根據資源的不同特點,配合教學內容,充分發揮課程資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義.
漸進性原則----教學資源的選擇利用,教學活動的組織,應該隨著學生的成長,心理的逐漸成熟和知識,閱歷,經驗的不斷增長,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實踐性原則——有利于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8.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僅僅靠研究教材就能夠保證嗎 請簡要分析.
不夠.要在鉆研理論知識的同時,了解社會生活和學生認知實際,根據現代教學理念,在生活中備課,在學生中備課.
【或者:備教材,備社會,備學生;或者:貼近社會,貼近社會,貼近學生.】
9.新課標下的學科考試同樣要有新的理念.請你就改進考試方式方法提出建議.
建議根據靈活多樣,多次機會,雙向選擇的原則,實現考試形式的多樣化:
可以采取封閉式,開放式,多次考試等方法;
可以通過辯論,課題研究,情境測驗,實踐操作等方式.
具體的評價與測試形式,主要有口試,筆試和操作實踐三種形式.目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主要采用筆試形式,將來逐步過渡到三種形式兼顧.
口試,是學生用口語回答教師提問的考試形式,有抽題口試,演講比賽,對抗性辯論等.
筆試,是學生以文字回答教師所擬試題的考試形式,相對固定的題型有填空,辨別,選擇,簡答,辨析,分析與說明,論述等.
操作實踐,是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試形式,包括專題社會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自由選題分析社會及現實問題并撰寫小論文等,要注意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
有條件的還可組織行為測試.包括個人自評,打分,班級交流,互評,教師與班主任商議評定成績等開放性的評價方式.
要嚴格控制測試次數,保證測試質量.
10.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我國現階段必須不斷推進教育創新,教育要為各方面的創新工作提供知識和人才基礎.請你就創新教育對于中小學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談談你的理解.
為適應實施創新教育的要求,中小學教育應當努力做到:
⑴更新教育觀念,明確培養目標,即應該把培養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學生作為教育的最高目標;
⑵教師注意組織啟發式教學,即致力于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并以創新精神去理解和運用知識;
⑶確立學生與老師共同作為教學主體的意識,強調學生要自主學習,課堂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之中發現和理解知識;
⑷改革教育評價制度,堅持能力立意為導向和多向性及過程性的新的評價體系.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