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教師為主,家長為輔
B. 家長與教師作為平等的教育主體
C. 以教育能力較強的一方為主
D. 在園以教師為主,在家以家長為主
12、教師在與那些認為自己的孩子完美無缺的家長交談時,采取以下哪種談話方式較易被接受?( )
首先向家長指出孩子在園的不足之處,讓家長明白孩子并非十全十美。
A. 首先向家長指出孩子在園的不足之處,讓家長明白孩子并非十全十美。
B. 告訴家長他們的教育觀有問題,需要改進。
C. 向家長介紹別的孩子的長處,建議向他們學習。
D. 首先肯定孩子的優點,再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談論問題。
13、幼兒園的課程與教學應該以( )。
A. 幼兒已有的經驗和興趣為基礎
B. 幼兒園現有條件為域限
C. 老師的個人經驗和教材為基礎
D. 幼兒家長要求為導向
14、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形式是( )。
A. 上課
B. 游戲
C. 活動
D. 參觀
15、集體活動一般是在教師直接指導下進行的活動,它的特點是( )
A. 有計劃性
B. 全班幼兒在同一時間內做相同的事情
C. 有組織性
D. 幼兒按自己興趣做事
16、幼兒園的“娃娃家”游戲屬于( )。
A. 結構游戲
B. 表演游戲
C. 角色游戲
D. 智力游戲
17、實施游戲化方法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游戲活動的( )。
A. 自主化
B. 社會化
C. 教育化
D. 虛構化
18、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教師要培養幼兒主動與同伴、老師交往,友好相處,這屬于( )方面的適應能力。
A. 主動性
B. 獨立性
C. 規則意識
D. 人際交往
19、在幼小銜接工作中,不應把幼小銜接工作僅僅視為兩個教育階段的過渡問題,而應把它置身于終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慮。這體現了幼小銜接工作中的( )指導思想。
A. 長期性而非突擊性
B. 整體性而非單項性
C. 適應性
D. 終身性
20、 有的教師一談到幼小銜接,馬上就想到讓幼兒認漢字、學拼音、做算術題,而對于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準備重視不夠,這忽視了( )指導思想。
A. 長期性而非突擊性
B. 整體性而非單項性
C. 多樣性
D. 均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