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略。
2.A[解析]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從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開始,在此之前的近代以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即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本題選A。
3.D[解析]略。
4.A [解析]鴉片戰爭中《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本題選A。
5.C[解析]1918年5月15日,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創作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新青年》上發表。故選C。
6.A[解析]春秋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有的是直接對周邊各族的吞并,有的是加強了華夏族與其他各族的交融,這些都直接促進了民族融合;而鐵器的使用、各國的變法、商業的興盛,則是間接促進了民族的融合。本題答案為A。
7.D[解析]辛亥革命失敗后,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努力挽救共和制度,但均失敗了。l922年6月.第二次護法運動的失敗標志著整個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故選D。
8.C[解析]頑固派與維新派的論戰,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討論。如果知道這一點,則可知頑固派指責的應當是維新派,四個選項中只有康有為是維新派代表。
9.B[解析]這句話表達了“人人皆可以為圣”的圣人觀,甚至有蔑視“圣人”之嫌。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陸九淵也是理學大家,亦不會。黃宗羲主要是批判君主專制,也不可能。唯有離經叛道、與正統思想對著干的李贄有可能。李贄的這句話繼承和發展了孟子的“人人皆可為堯舜”和王陽明所說的“滿街皆圣人”。
10.D[解析]根據“造作水排,鑄為農器”可知答案為D。
11.A[解析]根據“北方”“冀晉豫三省”,可知應選A項。平型關戰役和太原會戰都是發生在山西一省,臺兒莊戰役是徐州會戰中的一次重大勝利,僅在江蘇一省。百團大戰發生在華北,且和“我軍在北方”相吻合。
12.A[解析]根據“法律條文沒有作出規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可知羅馬法很重視法律程序,法律至上。
13.D[解析]略。
14.D[解析]臨時中央遷到中央根據地后,在黨、紅軍和根據地內全面地推行“左傾”冒險主義的方針和政策:臨時中央在福建錯誤地開展反對“羅明(中共福建省委代理書記)路線”的斗爭,接著又在江西開展反對鄧(小平)、毛(澤覃)、謝(唯俊)、古(柏)的斗爭。
15.A[解析]略。
16.D[解析]1952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主持召開的第一次大型國際會議。
17.D[解析]從題干時間1860年來看,這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間。第一次工業革命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但是1860年,西方國家的工業革命并沒有完成,所以A項錯誤。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英國取得“世界工廠”的地位,成為世界貿易中心,所以B項和C項錯誤。
二、簡答題
26.[參考答案]歷史意義:(1)它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2)同以往的農民戰爭相比,太平天國運動在思想上、組織上都高出一籌,是幾千年來農民戰爭的最高峰。(3)它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4)太平天國的領袖還主張與各國通商貿易,后期又提出了第一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5)在19-$-紀中葉的亞洲民族解放運動中,它起了推動作用。
教訓: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單純的農民戰爭不可能完成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
27.[參考答案]制定教學策略應遵循的原則主要有:(1)針對性原則;(2)綜合性原則;(3)多樣性原則;(4)可操作性原則;(5)靈活性原則。
28.[參考答案]義務教育階段歷史課程的總體設計思路是:面向全體學生,從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和人文素養出發,遵循歷史教育規律,充分發揮歷史教育功能,使學生掌握中外歷史基礎知識,初步學會學習歷史的方法,提高歷史學習能力,逐步形成對歷史的正確認識,并提高正確認識現實的能力,達到課程目標的要求。
(1)依據義務教育階段歷史課程的基本性質和特點,充分發揮歷史課程的育人功能,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課程設計。
(2)歷史課程分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六個學習板塊。依照歷史發展的時序,在每個板塊內容設計上,采用“點~線”結合的呈現方式。“點,’是具體、生動的歷史事實;“線”是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通過“羔”與“點”之間的聯系來理解“線”,使學生在掌握歷史事實的基礎上理解歷史發展的過程。
(3)在學習內容的編制上,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精選最基本的史實,展現人類社會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發展的基本進程,使學習內容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此外,在突出義務教育階段歷史教學特點的基礎上,注意與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為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歷史學習打好基礎。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 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