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術:加工圖片素材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觀察以下兩幅圖,思考:這兩幅圖有什么區別?你更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利用觀察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從而有目的的引出探究的任務。學生通過討論得知:第二幅圖比第一幅圖色彩鮮艷,第一幅圖整體很暗。
作品展示:緊接著,老師通過大屏幕依次展示幾幅優秀作品。
引出本節課課題《加工圖片素材》。
(二)新課講授
老師打開“操場”素材,給同學布置以下幾個任務。
任務1:適當剪裁圖片。要求:畫面簡潔,只突出“跑道”的形象。
任務2:調整圖片的亮度、對比度等。
請大家先自己動手試一試,有哪些方法可以實現這一要求。
同學們之前已打開電腦,這時同學們已迫不及待的打開素材嘗試,教師進行巡視、觀察??创蠹叶蓟旧贤瓿珊?,請其中一位同學上去展示制作過程和結果。
1.用PowerPoint中的“圖片”工具欄剪裁圖片。在PowerPoint中執行“視圖→工具欄→圖片”命令,打開“圖片”工具欄?!皥D片”工具欄中有一個
按鈕,利用它,可以剪裁圖片。
2.用PowerPoint中的“圖片”工具欄調整亮度、對比度和灰度系數
提問:大家看他做的對不對?你們是不是都按這種方法來做的?
發現學生們多數都是用自己之前學過的PowerPoint軟件對圖像進行剪裁。老師對同學們的做法表示肯定與鼓勵。
今天我們使用“照片編輯器”加工圖像。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如何利用“照片編輯器”完成以上2個任務:
教師在巡視過程中發現,同學們一個菜單一個菜單找,對軟件不是很熟悉,教師進行示范演示,加深學生學習利用該軟件加工處理圖像的印象,邊示范邊講解:
要在“照片編輯器”中剪裁圖片,可以按“選定圖像的局部→復制到剪貼板→貼為新圖像→存盤的順序來操作。接下來,打開圖片文件后,單擊工具欄中的
按鈕,出現“平衡”對話框時,拖動滑塊可以調整圖像的亮度、對比度和灰度系數。
先讓學生大膽嘗試,教師最后進行直觀的演示,突破了重點與難點。
思考1:如何為“跑道”周邊的小樹叢添加一些艷麗的花朵。
這時,分組討論并嘗試操作,學生紛紛開動腦筋,老師在一旁加以指導。
最后,老師點撥:可利用Photoshop中的“鋼筆”工具先將花朵摳出,再利用“選擇”工具將其花朵移動,并適當縮放后放置樹叢的合適位置。
學生繼續練習,老師繼續在一邊指導。
思考2:老師發現花朵顏色不是很鮮艷,我們如何利用“照片編輯器”為圖片添加一些效果?
老師操作,學生觀察:打開圖片后,單擊菜單欄里的“效果”選項,可以打開一個命令菜單,其中列出了14種效果命令。前6種是特殊效果命令,如“清晰”“柔化”等;后8種是藝術效果命令,如“浮雕”“水彩”“等。利用這些效果命令,可以改變圖片的視覺效果。
例如,打開一幅圖片后,執行“效果→浮雕”命令,出現“浮雕”對話框。這時,按左圖中的指示操作,可以得到右圖所示的效果。
學生繼續嘗試為圖片添加一些效果。
(三)鞏固提高
同學們打開素材2,完成對素材2的圖像加工,大家嘗試做一做。
最后,請一位同學說明制作過程。老師與其他學生一起點評,并給與鼓勵。
(四)成果展示,評價與拓展
自己評:讓學生在小組內自己給自己的作品作解說。
互相評:各小組選取一幅作品作為代表,全班互相評價。演示、解答自學目標,共同交流解決問題。
誰的作品最有趣:大家說說誰的作品最有趣,有趣在哪里?他使用了哪些技巧?
延伸與拓展:要把校園一景和溜冰兩幅圖組合起來,操作要點如下:
在“畫圖”窗口中打開圖片文件“校園一景”,在“照片編輯器”窗口中打開圖片文件“溜冰”。
三、答辯題目及解析
1.裁剪會不會改變圖像的大小?
【參考答案】
裁剪只是表面上看著圖像的大小發生了改變,但是裁剪掉的部分隱藏而不是真的不見了,所以在計算機中存儲空間不變。
2.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參考答案】
任務驅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度,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給每節課制定出切合實際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學習和努力在本堂課里完成教師規定的任務。任務驅動是一種信息技術學科性比較強的教學方法。此教學法多用于信息技術操作方面的內容的教學,其核心在于任務的確定。任務定得太多太難,學生無法完成,任務定得太少或太容易,則造成時間浪費,它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申明:本文真題及解析來源于網絡,僅供考生學習參考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費注冊233網校會員,獲取教師資格證面試資料包!點擊注冊>> |
小編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流程 面試考生須知
真題推薦: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通關秘籍: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講師將面試情景還原,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免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