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知識點】職業理念——教育觀、學生觀
【答案】B。
【解析】老師的做法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學生是教育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2.【知識點】職業理念——學生觀
【答案】A。
【解析】自主學習是為了讓學生主動地思考,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老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是主導者的角色,所以教師的角色沒有淡化。
3.【知識點】職業理念——學生觀
【答案】C。
【解析】作為一名教師必須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則,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若對學生進行差別對待,則違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4.【知識點】職業理念——教師觀
【答案】D。
【解析】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地位,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而不能動手毆打學生。
5.【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答案】C。
【解析】教育教學權是教師為履行教育教學職責而必須具備的基本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七條第一款規定,教師有“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的權利,任何個人或部門都無權干涉。
6.【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答案】D。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條規定,教育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7.【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答案】A。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一章第十三條規定,中小學教師資格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認定。
8.【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答案】C。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條規定,專門學校應當對在校就讀的未成年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
9.【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答案】B。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章第三十九條規定,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為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創造條件。
10.【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答案】D。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對未成年人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應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或者原所在學校提出申請,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11.【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答案】C。
【解析】《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教育行政部門未履行相應職責,對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負有責任的,由有關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分別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有關責任人的行為觸犯刑律的,應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2.【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答案】B。
【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四章義務教育中提出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適應城鄉發展需要,合理規劃學校布局,辦好必要的教學點,方便學生就近入學。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13.【知識點】教師職業道德——教師職業行為
【答案】A。
【解析】關老師的行為,沒有團結同事,閉門造車,缺乏合作精神。
14.【知識點】教師職業道德
【答案】C。
【解析】終身學習要求教師要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小王的行為顯然沒有做到終身學習。
15.【知識點】教師職業道德
【答案】D。
【解析】詩句主要體現的是教師的無私的奉獻精神,故選擇D選項。
16.【知識點】教師職業道德
【答案】C。
【解析】對于家長指出學生身上的不足之處,教師要客觀分析。若情況不實,則要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消除誤解;若情況屬實,則要和家長一起找出幫助學生改進的方法,而不是“搭家長的腔”,對學生提出更為嚴厲的批評。
17.【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科學素養
【答案】B。
【解析】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按含量排名前五位分別是氧、硅、鋁、鐵、鈣。
18.【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歷史與傳統文化素養
【答案】B。
【解析】B項中的火把節主要是彝族、白族、納西族的傳統節日。
19.【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藝術鑒賞素養
【答案】A。
【解析】肖邦是波蘭作曲家、鋼琴家,主要作品有《革命練習曲》等。柴可夫斯基是俄國最偉大的作曲家,所作有交響曲《悲愴》、幻想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九大交響曲中的第三《英雄》、第五《命運》、第六《田園》、第九《合唱》等交響曲,和《熱情》《悲愴》《暴風雨》等鋼琴奏鳴曲,以及舞劇《普羅米修斯》等。巴赫是德國作曲家,他的音樂作品包羅萬象,除歌劇外遍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領域,并將復調音樂推上了空前的高度,代表作有《b小調彌撒曲》《馬太受難曲》和管弦樂《序曲》等。
20.【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歷史與傳統文化素養
【答案】B。
【解析】我國佛教四大名山為: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B項中的武當山位于湖北十堰,屬于道教名山。
21.【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文學素養
【答案】D。
【解析】詩圣是杜甫;詩豪是劉禹錫。
22.【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文學素養
【答案】C。
【解析】《威尼斯商人》屬于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喜劇之一。
23.【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文學素養
【答案】D。
【解析】《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24.【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歷史與傳統文化素養
【答案】C。
【解析】沙皇俄國通過《璦琿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占我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是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
25.【知識點】文化素養——教師的地理素養
【答案】A。
【解析】馬達加斯加島位于非洲大陸的東南海面上,是非洲最大的島,電影《馬達加斯加》中的三只代表性的狐猴都是這座島上的特有物種。
26.【知識點】教師基本能力——信息處理能力
【答案】A。
【解析】本題亦可將圖形拖到別的區域來查看被圖形覆蓋的文字。
27.【知識點】教師基本能力——信息處理能力
【答案】C。
【解析】選中相應的數據清單,可對其進行篩選。篩選分為自動篩選和高級篩選。自動篩選無需設置條件區,高級篩選需要設置條件區,條件區里同一行是“與”關系,不同行是“或”關系。篩選之前無需排序,分類匯總前才需要排序。綜上所述,很容易判斷出C說法錯誤,故選C。
28.【知識點】教師基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答案】B。
【解析】先考慮不把說話者計算在內的情況,這時醫生和護士共有15名。
由(1)可知,護士≥8名,醫生≤7名;
再由(3)可知,則男護士≥5名,女護士≤3名;
由(2)可知,男醫生≥6名;
再由(4)可知,醫生≥7名,則護士≤8名。
所以,所有不等式都取等號。護士=8名,其中男護士5名,女護士3名,醫生7名,其中男醫生6名,女醫生1名。
加上說話者后,要仍滿足這四個條件,由(1)可知,說話者是護士(否則醫生和護士都是8名);由(2)可知,說話者不能是男護士(否則男護士與男醫生都是6名),所以只能是女護士。放答案選B。
29.【知識點】教師基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答案】D。
【解析】考查綜合命題推理。題干中的前提等值于“如果飛行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并且飛機在起飛前經過嚴格的例行技術檢驗,并且沒有發生特殊意外,那么飛機就不會失事”,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飛機失事”則否定了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或者飛行員沒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或者飛機在起飛前沒有經過嚴格的例行技術檢驗,或者發生了特殊意外”。根據選言命題推理規則,否定了其中兩個選言肢,則可以肯定第三個選言肢,是正確的推理,故選D。
二、材料分析題
30.【知識點】職業理念——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
【參考答案】
齊老師的行為違反了新課改的職業理念,我們要引以為戒。
首先,素質教育強調要面向全體學生,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材料中,教師對于學習好的學生比較關注,而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諷刺、挖苦,忽視了對他們的培養和幫助,最終讓后進生失去了繼續學習的信心。
其次,“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強調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處在發展過程中,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材料中,學生未能正確回答問題,就被齊老師諷刺侮辱,沒有給予學生發展自己、改正錯誤的機會,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發展。
最后,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要尊重和贊賞學生。材料中,教師面對反應比較慢的學生,不斷諷刺、挖苦,縱容其他同學嘲笑,沒有尊重學生的人格。
因此,作為教師,要踐行新課改的職業理念,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偏不倚,尊重和贊賞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31.【知識點】教師職業道德
【參考答案】
教師重視教學研究,體現了終身學習的職業道德,值得我們學習;但諷刺、挖苦學生違反了關愛學生的職業道德。需要我們引以為戒。
首先,教師的行為體現了終身學習的職業道德。終身學習要求教師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材料中,教師重視教學研究,注意將學科前沿知識融入課堂教學,體現了終身學習的職業道德。
其次,教師的行為違反了關愛學生的職業道德。關愛學生強調學生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材料中,教師對回答錯誤的同學,當眾指責,點評作業的時候,對學生的錯誤和不妥之處諷刺、挖苦,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
因此,作為教師,一方面,要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諷刺挖苦、學生;另一方面要不斷勇于進取,敢于創新,打破常規,力圖有所作為。
32.【知識點】教師基本能力——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答案】
(1)作者對于傅國涌的觀點并不完全贊同。這是因為,作者不贊成將知識分子分為“本質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和“職業意義上的知識分子”。這二者是不好區分的。但是作者又贊成“本質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從產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與人類的道義責任緊密相連”。作者認為,知識分子因為受到良好的教育,無論從事什么職業,學的什么專業,都應該“與人類的道義責任緊密相連”。
(2)聯系:“寵物”由“花瓶”發展而來,“寵物”繼承了“花瓶”可以充當擺設的“功用”,且“賞心悅目”,不會礙手礙腳。
區別:“寵物”具有主觀能動性。會主動“邀寵”,而“花瓶”只會明哲保身。因而“寵物”也具有更多的功利性;“寵物”不愿自食其力,而是利用“邀寵”來滿足物質的需要,處處顯擺自己的“寵物”身份。而花瓶則未必。
【解析】
(1)本題的考查范圍在第一自然段。作者開篇提出了傅國涌的觀點,以“然而”一詞表示轉折,說明作者對其觀點并不是完全贊同,并且闡明了不完全贊同的原因。在段末,作者以“在我看來”起句,表明自己的觀點。全段條理清晰,自然明了。
(2)本題的作答范圍主要在第三四自然段。第三段的首句——“‘寵物’與‘花瓶’是有聯系的”表明,下面作者將闡述二者的聯系.因此可以從下面的語句中找出相應的答案——即“‘寵物’由‘花瓶’發展而來”。在闡述完聯系之后。作者又說“‘寵物’與‘花瓶’又大為不同”,可知,下面作者闡述的是二者之間的區別。第四段,略微闡述了“寵物”所獨有的一些特點,即“不是以自食其力而是以‘邀寵’來滿足這種物質的需要”。
三、寫作題
33.【知識點】職業理念——學生觀、教師基本能力——寫作能力
【參考范文】
讀書使人明智
培根在論讀書中提到“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然而,近些年的調查數據卻揭露著一個無情的事實:中國讀書率日趨下降,中國已經面臨閱讀危機。這不僅是對一個千年文明古國的有力諷刺,也是給當代青少年的一個警醒:讀書,迫在眉睫,唯有讀書,才能變得聰穎睿智。
讀書如交友。“讀一本好書,好比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的話道出了讀書的益處。益友能夠和你共享生活中的喜悅.也能夠將你生活中的痛苦減半,亦能夠讓我們從中得到克服困難的勇氣與智慧。生活中的每本書都是一個可交的朋友,教科書像父母,輔導書像老師,參考書像同學,而古典名著則像老祖宗。生活離不開交友,生活離不開讀書。無論我們是在歡樂或痛苦中,還是在寂寞或彷徨時,書總會靜靜地伴在我的身邊,分享我們的喜悅,撫慰我們的心靈。因此,平日里我們更應該盡可能地創造讀書條件,讀盡可能多的書,讓書籍助我們成長,引領我們到達知識海洋的深處.觀瞻別有一番風味的風景。
讀書提升自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通過讀書,我感受到了徐志摩那片雪花的快樂;感動于簡·愛那份堅強、寬容而又充滿愛心的品質;折服于保爾那種頑強的毅力。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悲傷后的快樂,一種痛苦后的幸福,一種愛過之后的刻骨銘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懸梁刺股”“囊螢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就連米蘭·昆德拉的長篇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的女主角特蕾莎也把書看作是逃離自己年幼不幸生活的唯一途徑。可見,讀書確是一種最優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靈魂,升華人的思想。
讀書要讀活。讀書使人明智,這是老話,卻也是至理名言。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引用到讀書上,就是“讀而不思則罔,思而不讀則殆。”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就要求不迷信書本、學思結合。讀書是大腦對知識的存儲過程,思考是大腦對知識篩選的過程。
如果只重“存儲”而忽視“篩選”,那么你就只能成為“書袋”。讀的時候要思考,思考多才會使感觸更深更濃,直至豁然開朗。在迷茫與豁然開朗的轉換中,我們才會進步和成熟。當然。讀活的同時還要有選擇性地讀書,尤其是學生時代,并不是所有的書都適合花大量的時間在上面.因此,還要做好引導和甄選。
書是燈,照亮前行的路;書是橋,接通彼此的岸;書是帆,推動人生的船。讀書是一種自我提升、自我感悟、自我充實的方法,因為讀書,人生才更精彩!
【點評】
本文是一篇材料作文,而且,原材料中,提出了一個觀點:只有通過讀書,才能使人變得聰穎睿智。所以,我們只要圍繞所給材料的實質,展開想象,聯系實際,是不難寫出一篇好文章的。
范文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引用培根的話作為開頭的點睛之筆,緊接著結合社會實際,提出文章中心論點。分論點段落由“分析+對策”的靈活形式組成,談到讀書“如交友”“是一種自我提升”的兩個好處,然后緊接著談該如何讀書,才能達到明智的效果。文章結尾,再次回扣主旨,文章一氣呵成,顯得渾然一體,是一篇不錯的考場作文。
試題推薦>>2016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