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講師解析]《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第五條指出,班主任由學校從班級任課教師中選聘。故A項錯誤。
2.A[講師解析]《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中愛崗敬業的要求: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題干中陳老師的行為主要體現了其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
3.B[講師解析]“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是阿基米德的名言。
4.D[講師解析]南朝的祖沖之最先把圓周率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后七位數,比外圍早近1000年,著有《綴術》。
5.A[講師解析]本題文段的結論是:給葡萄田閑置的農民提供補償金不會給政府的財政帶來凈負擔。要想達到這一目標,政府必須有其他收入來彌補補償金的支出。而A項“葡萄價格如果提高,政府可以依靠向莊園的利潤征稅而取得收入”正好達到這一效果。B項。“5年前政府曾使用過同樣的計劃,當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不能保證這次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C、D兩項都是無關項。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6.D[講師解析]貝多芬的《合唱交響曲又名第九交響曲》。
7.B[講師解析]陶行知先生的話是希望他的學生不僅要在學業上不斷進步,還要多學其他本領,追求真理,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而教書育人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結合題干,本題選B。
8.B。[講師解析]要傳道授業,自己就必須好學,擁有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品行。這都體現了教師要具有提高思想覺悟和教學水平的義務。
9.C[講師解析]A項《國語》一書長于記言而不長于記事;B項應為《水滸傳》,而非《三國演義》;D項莫里哀的《慳吝人》不是悲劇而是喜劇。
10.A[講師解析]1957年10月4 日,蘇聯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人類從此進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層空間的新時代。本題正確答案為A。
11.C[講師解析]信息管理就是對信息資源和信息活動的管理。即指在整個管理過程中,人們收集、加工和輸入、輸出的信息的總稱。信息管理的過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傳輸、信息加工和信息存儲。用數碼相機拍照片不存在信息傳輸、信息加工等過程.故不屬于信息管理。
12.D[講師解析]文段的主旨是說明使自己的聲調、音量、節奏與對方相稱會使人們談話時心理上更具有共同感。由此可知D項正確。
13.D[講師解析]由文段首句“如果沒有閃電,人類將失去一位勤勞的‘清潔工”’可知,文段意在強調的主體是閃電,因此排除B、C。接著,文段論述了閃電對人類的作用,由此可排除A,文段并未說明閃電是如何形成的。因此本題答案為D。
14.D[講師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5.C[講師解析]“水生動物不都是用鰓呼吸的”可以變為“并非所有的水生動物都是用鰓呼吸的”,這是全稱肯定命題的否定形式,等價于“有的水生動物用鰓呼吸,有的水生動物不用鰓呼吸”,故本題選C。
16.B[講師解析]從題干的“身心各個方面”得到發展,可知答案應為B項,全面發展。
17.D[講師解析]ctr1+A組合鍵實現的是全選功能:
18.B[講師解析]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
19.B[講師解析]《高山流水》是我國最古老的琴曲之一,相傳戰國時伯牙鼓琴,子期知音,所奏即為此曲。樂曲抒發了對大自然壯麗河山的贊頌,隱喻開闊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20.B[講師解析]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進以德治國的現實需要。
臨考沖刺:11.5各科深度預測試卷及答案 全真模擬題最后沖刺 歷年核心考點
考試,沒一點把握?跟著老師,用7天時間,輕松把握考試重點,一次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