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講師解析]這是杜甫懷念李白的詩,詩句的含義贊美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
2.C[講師解析]文段是作者對川端康成寫的。凌晨四點.看海棠花未眠”一句的感悟。作者通過想象川端康成早起賞花的情景,揣測其對自然生靈的態度.進而感悟到人們應懷著尊重與珍視去欣賞自然界中的一花一草.一蟲一鳥.領略自然之美。聯系文段內容.。這更是一種尊重。前一句寫了川端康成。愿銹牲自己的唾眠時間.來呵護那一方自然的美的盛開的說明。這”指的是川端康成的行為.即早起賞花.呵護花朵盛開:因此本題選C:
3.B[講師解析]民主型是指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以學生主動發展、終身發展為目的一這種對待學生的態度最受學生歡迎。
4.D[講師解析]D項錯誤,“倘秀才”是曲牌名,而非詞牌名。
5.C[講師解析]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將其言論編纂成《論語》一書,此書后來成為儒家經典之一。
6.D[講師解析]教師在課堂上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應該正確對待和處理出現的錯誤和問題,應該正視錯誤而不是放縱錯誤,并通過教學機智把錯誤的事實轉變為探究問題的情境,打破課前的預定目標,促使具有鮮活個性的探究發現在課堂中創造生成。故本題選D。
7.D[講師解析]Word中可以同時打開多個文檔,但只有一個文檔窗口處于活動狀態,這個窗口是一個標題顏色與其他不同的窗口,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D選項。
8.B[講師解析]略。
9.A[講師解析]《牡丹亭》是戲曲;《漢宮秋》是馬致遠的雜劇。其余對應均正確:
10.B[講師解析]題干中秦老師雖然每天勤勤懇懇,早來晚走.但只是機械地采用延長學習時間、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沒有想辦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按照學生的發展特征進行教學.導致沒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所以秦老師需要反思的是教學方法。
11.B[講師解析]從時間上首先可以排除C、D兩項,題干要求是“研究明朝手工業”,故可判斷此書應成書于明代或明代之后,而C項《夢溪筆談》成書于北宋,D項《齊民要術》成書于北魏,故可排除;A項《農政全書》成書于明代,主要
是介紹古代農業生產知識以及作者徐光啟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我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故“研究明朝手工業”知識應該查找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12.C[講師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人學。結合題干,本題選C。
13.A[講師解析]硝石、硫磺、草木灰等都是制作火藥的重要成分。
14.B[講師解析]受教育權是中國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國家保障實現的接受教育的權利,是憲法賦予的一項基本權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即指公民享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和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15.C[講師解析]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韓愈。
16.B[講師解析]自家父母稱“椿萱”,他人母親稱“萱堂”,岳父母稱“泰山、泰水”,兄弟稱“昆仲、棠棣、手足”,夫妻稱“伉儷、伴侶”,丈夫稱妻子“內人、可卿”,婦女稱“巾幗”,男子稱“須眉”,同學稱“同窗”。
17.D[講師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八條規定.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不得違反法律和國家規定開除未成年學生。
18.C[講師解析]文段先說明現在的時代是感覺的時代,然后說明了這個時代所帶來的種種弊端,主要是消費的毫無限制。因此C項為最佳答案。A項的錯誤在于這里的消費并不全都是社會消費,也包括個人的消費;B項只是文段的一個意思,不是作者的觀點;D項所說的“欲望”和“能量”則在文中沒有涉及。
19.B[講師解析]電影音樂是電影中各種藝術表現方式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的重要作用是營造、渲染氣氛。故本題應選擇B。
20.D[講師解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我國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
臨考沖刺:11.5各科深度預測試卷 考前沖刺卷 全真模擬題 歷年核心考點
考試,沒一點把握?跟著老師,用7天時間,輕松把握考試重點,一次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