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解析】杜威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的,圍繞學生的需要和活動組織教學。
2.A【解析】課外校外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廣闊天地.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
3.D【解析】略。
4.D【解析】強化物應當及時出現在被強化行為之后。
5.D【解析】略。
6.C【解析】關鍵期的存在表明身心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
7.D【解析】身心發(fā)展具有互補性。
8.D【解析】規(guī)則或原理學習,指學習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概念之間的關系。
9.C【解析】多動癥兒童的發(fā)病高峰年齡在8~10歲。
10.D【解析】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的策略。
11.C【解析】略。
12.D【解析】略。
13.A【解析】讀、寫、算是作為公民所必須的“三基”。
14.A【解析】各方面內驅力隨年齡、性別、個性特征、社會地位和文化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在兒童早期附屬內驅力最為突出。
15.D【解析】教學評價的目的是作出決策。
16.A【解析】學校文化從其形式來看.可分為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三類,學校精神文化包括學生文化和教師文化。
17.D【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很多,其根本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8.A【解析】明確的共同目標是班集體形成的基礎。
19.B【解析】題干所述是復式教學的組織形式。
20.B【解析】布魯巴奇在1994年提出反思日記、詳細描述、交流討論、行動研究四種反思方法。
套題推薦:
4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最新考題及答案
5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機仿真題及答案
臨考教師資格:花最少的時間、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