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要點】(1)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該教學案例體現了教學的啟發性原則,即在教學中教師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原則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學生的興趣成為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善于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他們積極思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中教師利用一年級學生愛唱愛跳和對比賽等具有獎勵性質的活動感興趣的性格特征設計了一個問題情境,并在這一情景中鼓勵學生自己找到“比”的方法。這正是啟發性原則在實際教學中的一個很好的應用。
(2)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本案例中教師使用了教學方法中的談話法,即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該案例中教師很好地利用了學生的興趣,引起了他們的思維興奮,通過問題的啟發誘導,讓學生一步步地獲取新知,并在最后進行了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科學化,有利于學生準確地掌握知識。
2.【答案要點】(1)小翔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表現出行為過度和注意力缺陷,并伴有沖動行為。因此我認為,小翔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即兒童多動綜合征。
(2)多動癥可能有先天體質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環境引起精神高度緊張的結果。例如,父母經常干涉兒童活動,批評指責過多,由此引起的焦慮會使兒童發生分心、沖動與多動表現。多動癥可在醫生指導下采用藥物治療。此外,采用各種行為療法,如強化獎勵法、代幣獎勵法等也可以大大減少兒童的多動與沖動行為。在強化程序上應多用連續強化,少用間歇強化。也就是說,當兒童每次表現出良好的行為時,就給予強化,而不是表現多次良好行為之后才給予一次強化。另外,研究者采用自我教導訓練方法,即發展兒童的自我對話,加強內部言語對自身行為的引導與控制作用,用以處理兒童沖動行為,獲得了明顯的成效。
套題推薦:
4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最新考題及答案
5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機仿真題及答案
臨考教師資格:花最少的時間、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