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參考設計】(1)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采用的割補拼接法。通過將平行四邊形進行分割拼接成長方形然后計算其面積的方法體現了數學中的轉化思想。轉化思想是由一種形式變換成另一種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變的。
(2)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通過猜想和概括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3)教學環節設計:
◆自主探究,通過數方格的形式求解平行四邊形面積
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實例,請同學們通過數方格的形式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求是每個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根據數出的結果填寫書中表格,并得出結論。
請同學回答結果并補充:用數方格的方法知道了兩個圖形的面積一樣大,
◆分組討論,提出猜想
教師提出問題:
如果平行四邊形很大,用數方格的方法麻煩,能不能找到一種方法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引導同學們仔細觀察表格并按照數學小組進行討論。請各小組陳述自己的看法,教師給予補充得出:
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長方形的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由此提出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實際操作,驗證猜想
請同學們利用三角尺、剪刀。動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邊形想辦法轉變成我們已學過面積計算的圖形,完成后和小組的同學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請學生展示不同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最后教師利用課件演示把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過程,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A.拼成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較,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B.拼成的長方形的長與寬分別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通過交流反饋得出:A形狀變了,面積沒變。B拼成的長方形,長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總結歸納
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并用字母表示。S=ah,其中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
2.【參考設計】(1)《觀潮》是一篇以敘事的形式出現而重點在寫景的文章。它有以下一些寫作特點:
①開篇點題。文章首句開門見山,引用了人們的樸素贊語“天下奇觀”。而且是“自古以來”,既顯示了錢塘江大潮的宏偉聲勢,又說明了錢塘江大潮的影響歷史悠久。
②層次清晰。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思路描寫錢塘江潮的壯觀景象,清晰明了。
(2)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識汜生字詞,抓重點詞句進行品味,注重語言積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使學生受到壯闊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3)閱讀環節設計:
◆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抓住文章重點,圍繞“觀”(觀奇觀)這個中心詞,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思路。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①學生自讀,出示自學提綱
課文按照什么順序來寫觀潮的?
作者抓住了什么來體現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潮水雄偉、壯觀的詞句。
②分小組討論,再次品評
學生同桌兩人一組討論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所看到的和聽到的景物。
由于引入新課時,已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學們興致勃勃地通過讀、劃、議,明白了“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白色城墻”、“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這些詞語是抓住潮來時的形狀特點。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文插圖,再回到文中細細品評。
◆創設情境,精讀感受
播放錢塘江潮的視頻,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會到觀潮人的急切、激動的心情。通過“讀、悟、議、賞、再讀”,重點體會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①讀——學生自由讀潮來時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②悟——讀中感悟,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讀書時聯系已有生活經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③議——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并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說說體會,并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見。
出示句子:“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讀到這句話的時候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大家各抒己見:那情景像發生了海嘯;像發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動;感受到大潮涌動的速度。
④賞——再次展現大潮來時的雄壯的情景,在體會文中描繪的情景的基礎上再次直觀感受到大潮的氣勢。
⑤再讀——在學生深入體會感受后,把自己體會到的朗讀出來。
⑥想——如果你就在觀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條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最后猶如千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會說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學生在頭腦中再現大潮的雄壯,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總結回顧,再讀欣賞
學完全文后,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并給予時間讓學生在講臺上朗讀,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與表現力。
套題推薦:
4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最新考題及答案
5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機仿真題及答案
臨考教師資格:花最少的時間、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