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網校整理了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的知識考點,幫助廣大考生了解教師資格證考試重點及出題方向。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一次通關攻略,立即查看>>
2013-2014年教師資格《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預測歸納
模塊4 環境創設
免費試聽>>【本章精講,考點速記】 免費測試>>【章節練習,自我檢測】
考點一 幼兒園環境的概念
考點預測
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行風、人際關系和情感氛圍屬于環境中的( )。
a.廣義環境
b.物質環境
c.精神環境
d.教育環境
答案:c
考點歸納
對幼兒教育而言,幼兒園環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幼兒園環境是指幼兒園教育賴以進行的一切條件的總和;狹義的幼兒園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條件,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
一般來說,物質環境是指幼兒生活、游戲和學習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包括園舍、家具設備、玩具材料、游戲空間、圖書、室內外裝修和布置等一切物質性的東西。精神環境主要包括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行風、人際關系和情感氛圍等。
考點二 幼兒院環境創設的原則
考點預測
在布置幼兒園的墻面時,教師與幼兒一起開動腦筋、共同討論、動手制作,最后把墻面布置得很漂亮。這符合幼兒園環境創設的( )原則。
a.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
b.發展適宜性
c.開放性
d.參與性
答案:d
考點歸納
1.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
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是指環境的創設要體現環境的教育性,即環境設計的目標要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并符合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創設環境時,要以目標為依據,把教育目標落實到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及其每一項具體的活動中。
2.發展適宜性原則
從一般年齡特征來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兒具有明顯的身心發展特點上的差異,他們所需要的環境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征為其提供適宜的發展環境。同時,環境的創設不僅要考慮到幼兒的共性,也要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要讓每個幼兒都能在不同的環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發展。
3.參與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是指環境的創設過程是幼兒與教師共同合作、共同參與的過程。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過程的意義體現在:培養幼兒的主體精神;發展幼兒的主體意識;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4.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是指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應把大、小環境有機結合,形成開放的幼兒教育系統。通過大、小環境的配合,主要是學校與家庭、社區的合作,互相取長補短,同心協力,培養適合新時代要求的幼兒。
5.經濟性原則
經濟性原則是指創設幼兒園環境應考慮不同地區、不同條件園所的實際情況,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簡。貫徹經濟性原則的具體做法就是少花錢多辦事,應當注意根據本地區、本園的實際情況,把錢花在有利于幼兒的發展上,花在提高教育的質量上。
考點三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方法
考點預測
幼兒園戶外的器械設備要符合幼兒的( )。
a.身材高度
b.智力水平
c.活動能力
d.身材高度與活動能力
答案:d
考點歸納
1.戶外環境的創設
(1)地面
地面以堅實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為宜。
(2)器械設備
①器械設備要符合幼兒的身材高度與活動能力。
②器械設備以木材、輪胎、繩網、塑鋼等材料為宜,另外,器械設備要安裝牢固,定期檢修維護。
③器械設備的數量與場地面積之間要保持合理的比例。
(3)游戲場地的結構
①在設計游戲場地時,應該考慮活動的動靜交替和每個幼兒的不同需要。
②幼兒園的游戲場地,應當在促進動作和運動能力發展的同時,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尤其是想象力、創造性的發展。
③在設計游戲場地時,要盡量利用地形地貌的自然特點,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工修飾,讓幼兒在接近大自然的環境中愉快地游戲。
(4)綠化
戶外環境要進行適當的綠化,一方面可以美化環境,改善幼兒園小氣候;另一方面也為戶外活動場地提供遮蔭,使幼兒在夏天也能到戶外活動。
2.戶內環境的創設
(1)面積與空間利用
①足夠的空間是幼兒在戶內開展各種活動的必要條件。
②在面積既定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空間,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家具、設備,為幼兒騰出活動空間。
(2)戶內環境的結構
一個結構良好的戶內環境應符合的標準為:①活動區數量、面積適宜;②各活動區的活動互不干擾;③安全、衛生;④幼兒有獨處的地方;⑤對幼兒的行為具有控制的作用。
(3)壁面布置
①要配合課程內容,體現一定的教育目的。
②要讓幼兒參與。
③主要觀眾是幼兒。
④要注意形象、色彩、形式、空間等造型要素之間的和諧性。
⑤要考慮幼兒的審美趣味,富有兒童情趣。
⑥壁面要定期更換,保持整潔清新。
考點四 教師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作用
考點預測
指導幼兒解決紛爭、困難或情緒問題是教師在( )中起到的作用。
a.準備環境
b.控制環境
c.調整環境
d.變換環境
答案:b
考點歸納
準備環境、控制環境、調整環境,這是教師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重要作用。
1.準備環境
為了使幼兒能夠更快樂、更輕松地學習和游戲,教師必須準備一個與教育相適宜的環境,這是教師的職責所在。
教師在準備環境時的作用主要表現在:(1)讓環境蘊含目標;(2)增加幼兒的興趣;(3)增強幼兒的參與意識。
2.控制環境
教師能夠通過對環境的控制來激發、保持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幫助幼jl利用環境的條件來發展自己。
教師控制環境大致分為幾個環節:(1)誘導幼兒進入活動;(2)幫助幼兒展開活動;(3)指導幼兒解決紛爭、困難或情緒問題;(4)幫助幼兒結束活動。
3.調整環境
教師必須保持高度的敏感,隨時審視環境,經常調整環境,使環境處于適宜幼兒發展的最佳狀態。
考點五 常見的活動區類型及其功能
考點預測
顏料、蠟筆、橡皮泥、剪刀、紙張等材料應該投放到( )。
a.美工區
b.圖書區
c.沙水區
d.建構區
答案:a
考點歸納
[page]考點六 幼兒園活動區的創設
如果你感覺整本書都是考點,可能你需要一套網校課程,讓講師幫你劃重點!如果你感覺教材學不完,知識考點記不住,多半是沒找對學習方法。233網校推出多層次多種輔導方案,高效通關從選課報名開始。去選課>>
考點預測
( )是幼兒在活動區活動的物質支柱。
a.空間
b.氛圍
c.環境
d.材料
答案:d
考點歸納
1.活動區的創設過程
(1)確定各活動區的空間位置
教師要根據本班活動室的面積和結構,依據活動區的設置原則,為每個活動區尋找一個最理想的位置。
(2)布置各活動區
按規劃好的空間,利用玩具柜、椅子、桌子、大型積木等將各區相對隔開,然后逐一進行布置。每個活動區可有醒目的標志,便于幼兒識別和掌握。
2.活動區材料投放利用的具體要求
(1)按目標投放材料
在投放材料時,還要考慮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的結合,即為幼兒將來具備某方面的能力,而現在要提供一些操作材料,完成一些近期目標以實現遠期目標。
(2)按主題投放材料
主題內容是由若干個相關目標構成的,應該依據相關目標按主題投放材料。
(3)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
投放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層次性,這樣,材料的投放才能滿足不同年齡班幼兒,或是同一年齡不同幼兒發展的需要。
(4)分期分批投放材料
材料是幼兒在活動區活動的物質支柱,是幼兒學習的基本工具。創設每個活動區時,教師應根據各個階段的教育目標及目標的完成情況分階段、分批、由易到難地進行投放。
(5)有些材料需隨時投放
出現隨時投放材料這種情況,一方面可能是幼兒的臨時需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活動進行不下去,需要提供一種新材料以促進活動情節的發展。
考點七 幼兒園心理環境的概念
考點預測
"心理環境"一詞最早是由( )提出的。
a.巴甫洛夫
b.班杜拉
c.勒溫
d.桑代克
答案:c
考點歸納
"心理環境"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勒溫所提出的。
幼兒園心理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對幼兒發展產生影響的一切心理因素的總和,主要包括人際關系、精神氛圍、保教人員的教育觀念與行為等。
考點八 幼兒園心理環境創設的原則
考點預測
( )是指幼兒園心理環境的創設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及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促進每名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
a.科學性原則
b.發展性原則
c.參與性原則
d.開放性原則
答案:b
考點歸納
1.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主要指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就是要對幼兒有真摯的愛,與幼兒有良好的溝通,知道幼兒的需要和想法,并讓幼兒理解保教人員的要求及標準,使幼兒獲得最佳的教育,實現全面發展。
2.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指幼兒園心理環境的創設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及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促進每名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保教人員要根據不同的年齡特征提供相應的發展環境。
3.參與性原則
參與性原則強調幼兒園心理環境的設計過程是幼兒與保教人員共同合作、共同參與的過程,共同創設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教師中心主義,培養幼兒的主體意識。
4.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包含兩方面的意義:(1)保教人員在設計幼兒園心理環境時要具有開放的心態;(2)設計幼兒園心理環境時應把大、小環境有機結合,形成開放的環境系統。
考點九 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原則
考點預測
教師對不同社會地位、不同職業和不同經濟條件的家長要一視同仁,這表明( )是做好家長工作的前提。
a.經常聯系
b.雙向反饋
c.要求適度
d.尊重家長
答案:d
考點歸納
1.尊重家長
尊重家長是做好家長工作的前提。教師對不同社會地位、不同職業和不同經濟條件的家長要一視同仁,還要維護家長的威信,切忌在幼兒面前議論家長之短或變相訓斥家長。
2.要求適度
教師應幫助家長與集體教育保持協調一致,而不是將幼兒園應負的教育任務硬性轉嫁到家長身上。幼兒園對家長提出的要求應切合實際,應是家長能力和物力所能達到的,不能苛求。同時,要體諒家長的困難,盡力地給予幫助。
3.雙向反饋
幼兒園在開展家長工作時,既要向家長輸出科學育兒的信息,也要注意收集家長的反饋,要加強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共同保證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考點十 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方式方法
考點預測
( )是一種集體方式的家園聯系形式。
a.家長學校
b.家長委員會
c.家訪
d.家園之窗
答案:a
考點歸納
1.電話聯系
電話聯系是幼兒園家長工作中最快捷、最靈活的聯系方式。教師可以通過電話及時向家長說明 幼兒在園的情況,了解幼兒在家中的表現。
2.家訪工作
家訪前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熟悉幼兒的資料,怎樣應對家長可能提出的問題及打電話預 約等。
3.入園、離園
在家長接送幼兒的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地與個別家長交談,對于幼兒的優點要及時向家長說 明,對于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要婉轉地向家長提出,并與之協調好家園共育的問題。
4.親子活動、節日聯歡、開放日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能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教師要經常給家長創造這樣的機會,定期舉辦一些親 子活動、節日聯歡、開放日等,使家長能了解幼兒在園情況。其中,開放日是最常采用的方式。
5.家園之窗
幼兒園教室門口的家長園地,是聯系家園的紐帶,是傳輸信息和知識的橋梁。將保教內容向家長 及時介紹,幫助家長明確本階段教育重點,增強家庭教育目標的目的性,使家長對幼兒園的學習內容 做到心中有數。
6.家長委員會
家長委員會是家長的代表,可以把家長共同關心的話題或意見告訴教師。更重要的是,家長委員 會是教師的智囊團,如果平時教師遇到什么棘手的問題,可以請教家長委員會,大家一起出謀劃策、解決問題。
7.家園聯系手冊
教師可以通過《家園聯系手冊》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生活、學習情況,家長接到聯系手冊就能較為 全面地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
8.家長學校
家長學校是家長工作的一種新形式,是一種集體方式的家園聯系形式。它主要是指學校向家長 宣傳教育知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學習教育方法等。
[page]考點十一 幼兒園與社區的合作
考點預測
社區中的腰鼓隊表演時,教師帶領幼兒去觀看,這發揮了( )對幼兒教育的意義。
a.社區資源
b.社區文化
c.社區環境
d.社區習俗
答案:b
考點歸納
社區幼兒教育是指我國以幼兒及其家庭為對象開展的各種形式的優生、優育、優教活動。
1.利用社區的地域環境優化幼兒園教育
社區的地域環境主要指的是社區的地理環境、資源環境和人工環境等。優越的地理環境、豐富的資源環境和獨特的人工環境等都是幼兒園加以利用的寶貴資源。
2.利用社區的人口環境優化幼兒園教育
在教育活動中,社區中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成為教育隊伍中的一分子,他們的豐富經驗能夠給幼兒及幼兒教育以啟發。另外,教師還要注意把社區中具有優秀品質和高尚人格的人吸引到幼兒園里來,為幼兒提供與他們共同生活、學習和游戲的時間和空間,使幼兒潛移默化地受到他們的良好影響。
3.利用社區的文化環境優化幼兒園教育
社區的文化環境包括社區的物質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方式、工作和娛樂方式)和社區的精神生活方式。
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考什么?233網校講師為你點撥各章節核心考點,點擊查看>>